从清明说到立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清明说到立夏.doc

从清明说到立夏   世事无常,今年从清明到立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纠结”。清明回乡,古人要做三件事,寒食、踏青、扫墓。在福建连江这个小县,这时节有几种小吃特别火,比如常见的烧饼,地方上叫“光饼”,是戚继光打倭寇时的军粮。路边的推车上支个烤炉,从早到晚手脚不停,比平常要多做五六百个,忙到半夜收工。因为人们扫墓要用到这烧饼,下山以后这饼夹一块红糟糟过的熟猪肉,是甚好的寒食。家乡还有一个节叫“上己节”,即农历三月初三,而在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曹魏以前,三月的上旬为“上己日”,是日乡亲们会把嫩艾叶拌糍粑加甜的或咸的馅,上屉蒸成。鲜艾草的味道非常舒服,绝对没有我们平常做艾灸的烟火气。现在这吃食俗称菠菠,街上有夫妻档到了清明还在做,一个蒸锅一个盆架个案板,热的好吃,凉了就成了一款人见人爱的寒食,也好吃。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是挺有意思的事,南方的风俗比北方更久远更丰富,则是不争的事实。   古人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晋国的传奇人物介子推,晋文公重耳落难饿急时他献出大腿的一块肉,晋文公辉煌了要封赏他,他背着老妈上了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他出来,最后把他烧死了。他的忌日就是寒食节,当年不知介子推在山上饿了多少天,人们饿上一天来追思真的不算啥事。问题是到了曹操统治中国北方的时候,觉得山西的这个习俗不好就禁止了,继续任性的还要关半年的大牢。东西晋南北朝,天下大乱,民间又把寒食节恢复了,到唐朝和清明的节气又有了圆满“链接”,想扯都扯不开。从唐到宋不断有北方族群南迁福建,老风俗固化在新世界,代代相传。连江清明节祭祖,家家上坟,刷新墓碑,摆祭品,烧冥钱,压纸钱,下山时折两三个松枝挂在家门首,以表哀思。祭扫时间乡下和城关不同,多数乡村在清明日当天,城关及附近的可以在“清明”至“谷雨”之间选一个合适的日子。祭品十盘,其中必有光饼、贝螺、黄豆三盘,祭毕将这三样及一些饭粒撒在墓顶,一任小鸟麻雀啄食。现在远方的游子回乡能简则简,但上山祭扫祖先的坟墓,总是要有鲜花和三炷香。说实在的,这多多少少的仪式,来来去去的路途,对活着的人来讲,是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思考,所谓的“直面生死”。   人活着终究无法脱离社会,人死好像是一了百了。清明后立夏前发生的一些事,让新老文青又多了几分惆怅,就让我们顺着时间捋一下吧。   2016年4月14日,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习总书记为此发了唁电。他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博士学位。1949年9月乘“克利夫兰总统号”从美国旧金山返回祖国。现在我们知道了,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到长征运载火箭、神舟载人飞船,梁思礼的传奇经历记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说到梁家,会让人想起前两年的传闻,比如位于北京南长街54号的梁启超、梁启勋兄弟的居所,两个大家庭在此度过了十几年,陪伴梁启超走完生命最辉煌的时光。在1929年梁启超过世后,“南长街54号”在中国的文化界也仍然发挥至关重要的精神作用,成为进步知识分子活动的地方,在建国初期中央领导和民主人士频频造访。最让看客兴奋的是一批与此有关的文史资料会被拍卖,炒作得很热闹。还有梁启超在天津的故居,2001年政府出巨资修复,其中最有看点的是“饮冰室”书斋。“饮冰”语出《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焦灼和忧虑。据说1912年,梁启超结束了14年的流亡回到祖国,因“京师太嚣杂”,“吾实不能居京,居京则卖身于宾客而已”,决定定居天津。而他的书斋面积达900平方米,藏书有3470多种、4万余册。“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这书斋成为梁启超晚年思想变化的原乡。   说到梁家,或许我们这几十年来更愿意津津乐道的是梁思成、林徽因这两位杰出的文化名人,有时间是可以读一读北京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拙匠随笔》(梁思成著)。我们还会想到他们的儿子――为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成立,而辞去公职放弃待遇的梁从诫先生。让我们敬仰的是梁家的家风,梁从诫的公子梁鉴说:“梁家几代人,体现着知识分子的良知,有‘士风’。”梁启超先生说:“你如果做成一个人,智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梁思礼在接受采访时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的言传身教,国学功底数我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2015年4月25日上午,京剧梅派传人梅葆玖大师病故,病的起因是哮喘造成窒息40分钟,脑细胞坏死昏迷了20多天,虽然在最好的医院救治,终究是回天乏术。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邓丽君,1995年5月8日,42岁的她也是因为哮喘病在泰国清迈去世。这病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