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同源的闽台民间信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根同源的闽台民间信仰

同根同源的闽台民间信仰 海峡之声网 2008-04-30 06:49:55 海峡之声网专稿, 作者:黄伟华 进入四月,气温渐渐回升,闽台民间信仰的交流也随之日益“升温”。   十二日,台湾屏东里港双慈宫妈祖信众七十人赴妈祖故乡——湄洲岛朝圣观光;十七日,第三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在厦门开幕,七千名来自两岸的信徒齐聚青礁慈济宫,共祭保生大帝;十八日上午,一千余两岸王氏宗亲身着汉服聚集在福州闽王陵前,焚香祝祷,同祭闽王王审知……   闽台民间信仰同根同源。台湾民众精神生活的民俗文化是民间信仰拜拜盛行,祖先崇拜诚挚深厚。台湾的民间信仰不同于西方与世俗生活分开的“制度化宗教”,而是一种深层次精神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其内容经常与一般的生活混合,普及于文化的各方面。明末清初,闽南、粤东移民到台湾,同时将各地民间种种神明信仰移植台湾,如土地公、妈祖、关帝、观音菩萨、三山国王等等,台湾成为“众神的殿堂”。   移民到台湾,在当时航海技术、设备落后的情况下,要渡过风高浪急的海峡,凶吉难下。于是,移民随船供奉妈祖,以求平安抵台。到台后,自然把妈祖供奉于庙宇。从此,妈祖信仰启蒙及台湾,形成许多以不同妈祖为中心的祭祀圈和大规模的供香、割香活动。   妈祖,原名林默,是宋代莆田湄洲岛的一位民间妇女。据传,她通晓天文、医术,平素急公好义,扶老济困,民间流传着许多妈祖驱恶扬善、扶助百姓的故事。她为救海而捐躯之后,乡亲们便在岛上为她修了一座庙宇奉祀。老百姓出于对妈祖助人为乐、济世救民的向往,把她塑造成一位保佑平安的海神形象。台湾的妈祖崇拜极为普遍,以妈祖为主神的庙宇多达509座。每逢妈祖生日 农历3月23日 ,各地妈祖庙都在这一天前后举行隆重祭典,绕境游行,称之“迎妈祖”。   台湾最基层的地域神是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各乡村都有土地公庙保护各区域的安全,祈求土地平安,农作物丰收。台湾有句话说:“田头田尾土地公”。在乡村进村路边常见立一块宽30公分-40公分、高80公分-90公分的石碑,上面只刻土地公或福德正神字样,连神像也没有 闽南一带也同样可见 ,因有所谓“有土即有财”之说,福德正神也成为财神,被商人所信仰。土地公庙很多,据调查,以土地公为主神的庙达669座。可见,土地公信仰之普遍,富有亲和力。   移民到台湾定居下来,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需要互相团结,以便开垦荒地,对抗豪强劫掠。因此,重信义的武神―关公,恰好满足他们的需求,成为他们的精神依托和崇拜偶像。清朝统一台湾后,统治者为了安抚民心,巩固统一的局面,大力提倡忠教节义,鼓励民间崇拜关帝,关公信仰在台湾日益发展起来。关帝既是道教之神,玉皇大帝的近侍;又是佛教之神,护法伽蓝;同时还是儒教之神,文昌帝―文教守护神。据1960年调查,台湾供奉关帝的庙宇共有192座之多。台湾进入工商资本主义社会后,频繁的商业交往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因关公被认为重信义之神,可藉以整合商业社会,于是,关公崇拜便流传起来。现在,我们在北京、厦门等地常可以见到台商企业和餐馆供奉关帝神位。在台湾,城市和市郊纷纷建起关帝庙。90年代关帝庙发展到481座。这些关帝庙大多是从闽南东山岛铜陵的关帝庙分灵过去的。80年代两岸放宽往来以后,台湾信仰者纷纷到东山关帝祖庙拜谒。1995年1月11日,东山“关帝圣君”应邀赴台,参加了“台湾关帝大庆典”,并“巡访台湾”,历时6个月,在台湾及海外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台湾民众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也很普遍。佛教里的菩萨原为“善男人”。中国的佛教徒在唐代,为吸引妇女信佛,宣称即使女身也照样可以成佛作菩萨,而塑造出女观音的形象。台湾先民入台时将闽南人奉祀观音的习俗传入台湾,称观世音菩萨为观音妈、观音佛祖、大慈大悲观音菩萨。观音形态很多,最为民间尊奉的是白衣观音,即送子观音。80年代以观世音菩萨为主神的寺庙为557座,遍及全岛。信奉观音佛祖的人不必是佛教徒,也不需念佛经,只要心诚,照样可以受庇佑。   客家人崇祀的神明并不多,主要信仰三山国王,因而有三山国王庙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是客家人的守护神。三山国王是山神的尊称。据传说,粤东潮州的三山 独山、明山、巾山 之神,多次现身,协助官军平定贼乱,故受敕封为三山国王。台湾以三山国王为主神的庙宇有135座。其神像一位是红脸,一位是白脸,一位是黑脸,前两者均文质彬彬,后者则双眉紧锁,怒目远视,威风凛凛。   如上述,台湾的先民们迁移台湾,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动乱,将其故乡的神明带到台湾,祈求超自然、支配万物的神明庇佑。这些神明有的慈悲为怀,有的驱恶扬善,有的保护安全等等,对信仰者劝善积德。除上面介绍的之外,还有如天公、王爷、城隍爷、玉皇大帝、保生大帝等众多的神明,所祀的神明之多,拜拜之盛,超过诸神的故乡福建。这些神明信仰没有共奉的典籍,更没有固定的入教仪式,而是融汇到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