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_复习汇编.pptVIP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_复习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_复习汇编

一、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1. 张謇: 2. 背景 (1) (2) 3. 口号: 4. 结果: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萌芽和艰难发展→“黄金时代”→再度受挫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1)、时间短暂,过程曲折 2)、发展水平落后 3)、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不平衡 辨析 张謇(jian),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张骞(qian),西汉时期,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萌芽和艰难发展→“黄金时代”→再度受挫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1)、时间短暂,过程曲折 2)、发展总体水平落后 3)、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不平衡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图表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1)、时间短暂,过程曲折 2)、发展总体水平落后 3)、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很少;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大城市,内地很薄弱;) 社会习俗的变化 1.时间: 2.措施: 3.局限性: 近代科学技术 和思想文化 中国近代前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由谁提出?哪些人继承了这一思想,在什么事件中得到了实践? 2、“效法西方,维新改革”的思想:是由谁提出的?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实践这一思想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民族”“民权”“民生”的思想:是由谁提出的?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实践这一思想的革命运动是什么? 4、“民主”“科学”的思想:哪些人提出了这一思想主张?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宣传这一思想的是什么运动? 5、马克思主义思想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3、教育近代化 1、教育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1862)? 2、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形成标志: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施近代中国第一个包括初等、中等、高等的新式教育体制。到1922年(参照美国学制),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3、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隋朝兴起,1905年(清朝末年)废除,历时约1300年。 4、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 ①诞生:1898年7月,光绪帝发布上谕,开办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 ②地位: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也兼具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 4、文艺作品 文学:鲁迅???????????《狂人日记》 《阿Q正传》 《野草》 美术:徐悲鸿?????《田横五百士》、《九 方皋》、《群马》 音乐: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 (2012年河南省)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天演”、“淘汰”、“物竞”、“天择”等术语铺天盖地见诸于当时的报刊杂志,许多人甚至用这些词汇给自己或儿女取名,表示信奉进化论。这反映了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2012年河南省) “进口值自1914年即开始下降。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56%。”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洋纱进口迅速下降,中国出口值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 B.中国进、出口值变化的原因与中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C.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 D.五四运动中抵制日货影响到1919年中国进、出口数值的变化 2012河南中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所反映的陈独秀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想?(2分) 2、这场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在语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