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509区块注水受效特征分析 [摘 要]古509区块于2007年1月投产,初期采用地层自然能量开采,自然递减快,先后于2009年4月和2010年11月转注古509和古509-24-斜22井平衡注采关系。转注之后,区块自然递减得到很好的控制,地层压力也明显上升。本文针对对古509区块注水之后油井的受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注水受效特点,为下步调整做好参考。 [关键词]天然能量转注;受效特点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368-01 一.区块概况及地质情况 1.古509区块构造断层特征 高西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北部高台子构造西侧,是高台子构造向西南方向的延伸部分,为一向古龙凹陷倾没的鼻状构造。断层较发育,延伸长度一般1~5km,断距40m左右,断层面倾角50-60°。 2.古509区块储层特征 (1)储层沉积特征 高西油田葡萄花油层属三角洲内前缘亚相沉积,1~4号层纯泥岩的声波时差值大于下部5~11号层的纯泥岩值;在砂岩粒级上1~4号层多为粉砂岩沉积,而5~11号层为粉砂岩和细砂岩;从储层发育情况看,1~4号层的砂体规模和单砂层厚度均不及5~11号小层。以上特征说明该区葡萄花油层1~4号层沉积时水体较深,而5~11号层为浅水环境。 (2)砂体形态、规模及空间分布 高西油田葡萄花油层沉积处于英台沉积体系的前缘带和北部沉积体系的西南侧缘带,因此砂体普遍不发育,砂岩厚度及砂体规模较小,多为孤立的透镜状或窄条带状,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内前缘砂坝砂体两种类型。 砂体在平面上的分布特点是呈条带状,宽度一般均小于300m,垂向分布特点为中、下砂岩组(PI6~PI14)相对比较发育,以延伸长度大于1200m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力油层。 (3)储集层物性特征 高西油田葡萄花油层属中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平均有效孔隙度19.2%,平均空气渗透率74.2×10-3μm2,储层物性在垂向和平面分布上差异均较大。 (4)流体性质 地面原油密度0.8403~0.8569t/m3,平均0.8507t/m3;粘度13.1~38.9mPa?s,平均19.4mPa.s;原油含蜡量平均28.9%,含胶量平均9.8%,基本不含硫;凝固点平均为33.1℃。 (5)油藏压力、温度特征 压力梯度变化范围在0.981-1.148MPa/100m之间,平均为1.059MPa/100m。油层温度在64.0℃-72.2℃之间,平均69.0℃(-1499.6m)。 3.古509区块油水分布及油藏类型 高西油田油水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全区无统一的油水界面。从各区块含油情况看,断层对油气富集起了一定的作用。 高西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水垂向和平面分布主要受岩性因素控制,同时受鼻状构造的制约,油气向鼻状构造的高部位富集,形成局部纯油井区。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 二.区块无水采收期生产情况 1.井组开发历程 (1)天然开采阶段(2007年至2009年4月):投产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弹性开采,产量递减快,地层能量得不到补充。 (2)转注开发阶段(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2008年新增9口机采井,年产油不断上升,于2009年4月转注古509水井,保证地层能量及时补充,转注后,日产液、日产油分别上升了1.8t、1.2t。 (3)加强注水阶段(2010年12月至今):转注古509-24-斜22水井,完善注采关系。地层压力上升到10.03MPa。 2.转注前生产状况 投产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注采关系不完善,平均日产液由5.5t下降到2.7t,平均沉没度由712m下降到312m。同井号对比地层压力,由初期10.8MPa下降到7.9MPa。注采不完善的矛盾亟待解决。 三.区块注水开发后的生产情况 1.井组开发现状 通过对高西区块精细油藏描述,在精细储层连通性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了注采井网调整,自2009年以来,共转注油井2口,主要注水层位为:古509井:PI1、PI2层;古509-24-S22井:PI1-3、PI8-14层;日注水平47m3/d。 古509区块目前共有油井12口,开井11口;水井2口,开井两口。日产液44.8t,日产油29.1t,综合含水35.04%;日注水47m3;累计产油5.2×104t,累计注水2.3×104m3,区块综合递减率9.54%。 2.转注后生产状况 通过对高西区块精细油藏描述,重新确定储层连通性的基础上,在精细储层连通性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了注采井网调整,自2009年以来,共转注油井2口,主要注水层位为:古509井:PI1、PI2层;古509-24-S22井:PI1-3、PI8-14层,日注水平48m3/d。 通过转注前后对比,古509井区只采不注井层由转注前的44个下降到23个,井层注采对应率由0%上升到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滚筒缠绕式提升机钢丝绳倒绳头施工工艺.doc
- 双福矿业氧化球团项目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doc
- 双管板换热器的结构比较及U型管双管板换热器制造要点.doc
- 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异同.doc
- 双膦酸盐在风湿类疾病中的应用进展.doc
- 双跑道运行管制冲突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 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模糊控制算法改进.doc
- 反循环钻井技术研究.doc
- 反渗透污堵问题的分析及措施.doc
-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doc
- 基层检察实践新探:J省S县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证剖析与路径优化.docx
- 金融衍生品风险剖析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多维审视.docx
- 论中小学教师批评权的法理基础与法律保障构建.docx
- 环境伦理引领下的环境法变革与重塑:理论、困境与实践进路.docx
-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剖析:机制、监测与应对策略.docx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基于多维度数据的精准剖析.docx
- 新课标高中优秀作文精品集锦.doc
- 新时期师德师风现状及其对策思考.doc
- R公司员工激励机制深度剖析与创新路径.docx
- 英语报刊隐喻剖析与汉译策略探索:基于跨文化视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