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楼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doc

土楼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摘 要]福建土楼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是古代人民智慧、技术和文化的结晶,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保护土楼古建筑对于现代人民研究古文化、继承古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现有的土楼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本文以福建土楼绳武楼为例,深入研究土楼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为今后的土楼古建筑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楼古建筑保护 意义 措施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07-01 福建遗留了许多优秀的土楼建筑,这些建筑是研究闽粤地区建筑的重要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由于战争、年久失修、保护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导致许多土楼古建筑被破坏或残缺不全。近年来,随着对土楼古建筑保护意识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土楼古建筑的保护。因此有必要以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福建土楼绳武楼为例,深入分析土楼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土楼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1.1 土楼古建筑承载着古代的历史文化 福建土楼古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承。以福建土楼中具有代表性的绳武楼为例,绳武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西南部的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距芦溪镇政府0.5公里,向东距平和县县城52公里。绳武楼建于清嘉庆年间,清光绪元年(1875)竣工入住,系芦溪叶氏第十八代孙叶处侯营建。2001年作为福建土楼的组成部分,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绳武楼从蕉坑叶氏第十八代孙叶处侯设计、起建,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个朝代,至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竣工,前后历时五十余载,建成之后,主要为叶氏后人居住并利用,也曾经作为政府办公处使用。绳武楼成为福建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正是因为它保留了当时闽粤地区的历史文化痕迹,通过这样对一个古建筑的设计、修建、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段历史文化的变迁。如果这些古建筑遭到破坏,也就无法从其实物中追溯历史,只留下单调的文字资料是不能够促使人们将这些历史文化不断传承下去的。土楼古建筑作为古代历史文化的一种承载形式,用一种更加实际、生动的形式向后人传播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 1.2 土楼古建筑是建筑技艺的传承 福建土楼古建筑用实际例证向现代人民展示当时的匠人们巧夺天工的建筑技巧。因此土楼古建筑可以说是建筑技艺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承,不管是对于建筑技术历史发展的研究,还是对现代建筑艺术的启发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历史资料。以绳武楼为例,绳武楼平面为圆型,直径43.8米,占地面积1691平方米,建筑面积1266平方米,坐西朝东。整个建筑分为内外两环,外环3层,内环1层。共26开间,其中门道1间,正厅(议事厅)1间,其余为住房。住房采用单元式布局,每两开间为一个单元,从内环房进入。一层是厅堂、厨房和次要卧室,每间有楼梯通往第二层;二层是主卧室;第三层为仓房,用于储粮存物。绳武楼外围结构为厚重的夯土墙壁,一、二层无窗,仅在朝东方向开辟大门,三层隔间开方形小窗。内侧,出于主人隐私保护和安全的需求,二层围廊按单元分割,各不相通;二、三层之间没有直通楼梯,在一层大门门道设楼梯直通三层,三层设内通廓,可通全楼。此外,还用围楼围合出一个直径17.23米的圆型天井,天井满铺石块、卵石,中间有一口水井,提供楼内居民生活用水。天井内有石刻水道,可将生活污水排至楼外。楼外围有排水明沟环绕。绳武楼保留有大量的木雕、砖雕、石雕、灰塑、彩绘。其中,木雕多达600余组并每组雕刻和寓意都不相同,墙头灰塑彩绘不下百处。绳武楼的整体建筑结构以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同时又不失艺术性,尽管绳武楼在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进行过修缮,但整体结构大部分保留原样,这证明了古代建筑家们的高超雕刻技艺和丰富的建筑经验。这些古建筑正是对这些技艺的一种传承和保留,只有加强保护,才能给后人留下更多的研究资料,促进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 1.3 土楼古建筑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土楼古建筑目前大多都已经不具有完善的建筑使用价值,更多的成为了一种地区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吸引着各地的游客进行参观、游玩。因此,福建土楼古建筑目前是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心,保护良好、具有鲜明的古代地区特色的古建筑可以支撑起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绳武楼未来将会成为平和县人民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旅游项目,绳武楼所在的蕉路村及相邻的芦丰、田寮等村,保留有福峙楼、植壁楼、丰作阙宁楼等土楼,风格形式与绳武楼均有一定区别,与绳武楼共同构成了芦溪镇的土楼景观。蕉路村北侧还有叶氏家庙,与绳武楼有不可分割的文化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线路。除了福建绳武楼以外,还有福建南靖土楼、福建永定土楼等,在各自的地区形成了一个旅游圈,并且带动周边的环境、资源的交流和沟通,为当地政府创造了非常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