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
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
写封家书(杨浦区)
何勇
①家书抵万金。可随着通讯的发达、网络的普及,家书好像有淡出人们生活的趋势。报载,近日,山东德州某中学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给父母写封“感恩信”的作业,竟有1/3的学生不会寄信,不懂得寄信常识。
②又岂止是孩子?身为父母的家长们又有多少能经常给不在身边的子女写封家书呢?用家书联系的人真的不多了。
③为此,季羡林、费孝通、任继愈、文怀沙、苏叔阳等数十位文化名人,曾向海内外发出倡议:留住家书。
④千百年来,家书始终为人们珍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也担当着家庭教育的重任。三国名相诸葛亮在家书中叮嘱外甥“志存高远”;告诫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黄炎培写给儿子的“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十六字箴言,是为人处世的真谛。大家知道有一本《傅雷家书》,字里行间,盈满父爱,将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人生追求和丰富的人生经验传递给家人。时至今日,依然能震撼征服读者的心灵。
⑤家书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谈家事,所言极为真切;又因面对自己的至亲,谈处世、做人,所言又极为慎重。不管身居何位,财富几何;不论在外如何言不由衷,意不能达,一旦给至亲骨肉写信,信为心声,常常思绪万千,手中的笔沉重万分,潇洒不起来,时时对照自己的人生观念,生怕产生误导。虽不如电话便捷,但更为深入详尽,也更动人,自有现代通讯代替不了的功能。
⑥不仅如此,读家书,见字如晤,当身处哨卡的战士展开家书见平安,当远行的游子含泪用心读父母激励的话语,当在田地劳作的双亲欣喜地读着子女的进步,温情在信札尺牍之间荡漾开来,这样的喜悦,这样的激动,这样的亲情,不是从书信年代走来的人,难以体会。
⑦遗憾的是,写家书的风气越来越淡了。远行游子写情书等达数万言,给父母总是惜墨如金,甚至数年不着一字,电话都少得可怜。何谈感恩?有的父母,对孩子一味娇宠,只管“后勤”,只想自己多给子女挣些钱财,不问其他,只养不教,孩子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成了名副其实的衣食父母。何谈家教?
⑧少数青年公德少、缺责任、喜享乐、淡亲情,家教不力是一个原因。古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每个家庭好的家风;明荣知耻,也离不开言传身教。所以,不妨多写写家书。
⑨在外的游子也多给不辞辛劳的父母写封家书,奉上亲情,让父母开怀,报上喜讯,让双亲自豪。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第③段中加点的“此”指代的是:( )
A.家书抵万金。
B.随着通讯的发达、网络的普及,家书好像有淡出人们生活的趋势。
C.山东德州某中学学生给父母写“感恩信”,竟有1/3的学生不会寄信,不懂得寄信常识。
D.身为父母的家长们不能经常给不在身边的子女写封家书。
2.第④段划线部分作为事实论据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它也不能和后两个事例调换顺序,其理由是: 。
3.阅读选文④-⑥段,将下面结构图补充完整。
诸葛亮用家书谆谆教导外甥和儿子
黄炎培写十六字箴言教育儿子
(1)
傅雷家书把高尚情操等传递家人
家书自古为人们所珍视的原因→ 写信者所言真切慎重,情感动人
(2)
(3)
4.读懂全文,在第⑨段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第⑨段成为全文的总结。
品读家书(杨浦区)
吴锡平
1、在我看来,家书是所有文体中最纯粹的。我喜欢纯粹,所以我喜欢家书,因为纯粹本身就是一种魅力。
2、记得小时候,家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