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感的养成策略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生语感的养成策略研究.doc

小学生语感的养成策略研究   摘 要 所谓语感,就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本文从五个层面阐述了小学生语感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感 读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rategies to Develop Sense of Language for Pupils   YUAN Zhongqiong   (Gong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Jingzhou, Hubei 434300)   Abstract The so-called sense of language, perception is the ability to quickly compare the language directly. Students sense of language has a direct impact on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use of accumulation;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language skills. This paper describes primary sense of language training strategy from five levels.   Key words primary Chinese; sense of language; reading   1 在创设情境中触发语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的情感就藏在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读文就需要通过语言文字体味作者的情感。根据文章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助于触发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力。如执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描绘的情境。为让孩子们入情入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孩子们带入了这样的情境:空中飘着晶莹的雪花,地上铺满皑皑白雪,到处粉妆玉砌,一片洁白。小鸭小狗小马等动物跑到雪地上嬉戏玩耍,地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空中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学生看着这样的画面,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兴奋着、愉悦着,觉得小动物们真像“画家”一样,在地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图画。有了这样的感受,再配以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读课文,学生因情入境,语感表达随着学生的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 在品词析句中训练语感   2.1 换词比较   如《荷花》一课中的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这句中“冒”字用得生动传神,不仅写出了荷叶数量多,又写出了荷花生长快,生命力旺盛。我引导学生换词比较。学生换成“长”、“钻”、“窜”,分别与用“冒”对比朗读,都认为没有“冒”字好。在这种比较中品析,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入,语感自然增强。   2.2 添词比较   在《杏儿熟了》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啊,好杏儿呀!”写行人夸树上杏子长得好。我添加了“又大又黄”,使句子变成“啊,又大又黄,好杏儿呀!”让学生反复诵读比较,学生一致认为,后者虽完整具体,却不如原句简洁传神,不足以表现出路人见了黄澄澄的杏儿后由衷地赞叹。原句中一个“好”字就已包含杏子大,杏子黄,结得多,甚至路人由此想象杏儿一定很甜等多种意思。添词后的句子反倒多此一举,有画蛇添足之嫌了。学生也从添词比较这种方式中,感知了一个“好”字的字面信息,发掘了“好”字背后的潜藏信息,得到了语言的锤炼,促使了语感的进一步形成。   2.3 删减比较   《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有一句“小壁虎爬呀爬”。教学时,我出示句子,提出这样的问题“这里用了两个爬字,是不是很?嗦啊?咱们去掉一个 ‘爬’字,是否会更精炼?”学生很快就读出两个爬字更能体现壁虎爬得慢,爬的时间长,爬得辛苦。删减比较中,学生能迅速发现问题,找到语言规律,获得语言感受,读起来也更到位了。   3 在读背训练中汲取语感   朗读是一种再创造过程,也是锻炼敏锐语感的过程。在教学中应注重以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来锻炼学生的语感。   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这六个句子。引导学生抓住“静” 、“清” 、“绿” 、“奇” 、“秀” 、“险”读,体现桂林山水的特点;而在体会作者的情感时则应该把重音移到六个“真”字上。这样一指导,学生便知道不同的读法传递出的情感不同,也知道这段文字该怎么读,并能有意识地进行理解表达了。   再如,在《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少年闰土知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特点,让学生在初读课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