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公害猴头菇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doc
无公害猴头菇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
[摘 要] 近几年,猴头菇以其营养丰富、销路广、市场价格高而备受广大农民种植户的青睐,探讨猴头菇的生长特性、栽培特点、管理技术、市场发展方向等,可以为广大种植户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无公害猴头菇 规模化栽培 研究
[中图分类号] S56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71-01
猴头菇以营养丰富、销路广泛、市场价格高等因素倍受广大种植户的推崇,猴头菇的栽培也有逐年发展之势。因此总结猴头菇的栽培特点和管理技术,为广大的农民种植户提供参考和技术服务。
一、猴头菇概述
猴头〔Hericium erinaceus(Bull.er Fr) Pers.〕。又名刺猬菌、花菜菌,是我国人民素来喜食的“山珍”。在我国的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浙江等省均有出产。近几年陆续有农民种植户在家里进行人工种植。
猴头菇是一种罕见的珍贵食用菌,营养丰富,风味鲜美,是我国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据测定,每100g干品含蛋白质26.3g,脂肪4.2g,碳水化合物44.9g,粗纤维6.4g。含多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兼有很好的药理作用。
二、猴头菇生长条件
猴头菇的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阳光、空气等条件与其他食用菌比较有特殊的要求,只有满足了猴头菇的生长、生活条件,才能使猴头菇高产、稳产、优质。
1.营养条件
猴头菇生长需要最多的碳源物质,如:棉籽壳,杂木屑,甘蔗糖,玉米芯等。猴头菇需要的又一较多营养物质是氮源,如:氨基酸、麸皮、米糠、菜籽饼、玉米粉、尿素等都是很好的氮源。
2.环境条件
2.1温度:猴头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4-26℃,温度高了,菌丝细弱。子实体原基分化适宜温度16-20℃,低于12℃,子实体呈橘红色,味苦。高于25℃,子实体菌刺长,球块小,松软,会形成分枝,有些菌株则不能形成子实体。
2.2水分与湿度:人工栽培猴头菇,培养料适合的含水量为60-65%。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60-70%,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85-95%。猴头菇对空气相对湿度较敏感,湿度小,子实体发黄,菌刺短,湿度太大,超过95%,易感染杂菌。
2.3氧气和二氧化碳:人工栽培猴头菇子,菇棚或菇房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就会使子实体不能正常发育而形成畸形。在保证空气相对湿度的情况下,定时通风换气,以保证其正常生长需要的足够氧气。
2.4光线:猴头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强光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原基分化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子实体生长发育则需要的光照一般为200-400LX,超过1000LX,子实体有会变红,品质下降。
2.5酸碱度:猴头菇喜欢偏酸的环境,菌丝在PH值3-8时均能生长,适宜的PH值5-6。
三、场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气体,周围300米无各种污水及其他污染源,环境条件符合NY5010无公害栽培要求。
四、确定栽培季节
猴头菇栽培应以秋分((9月下旬)接种,至小雪(11月下旬)出菇1-2批,翌春再产一批菇。
五、猴头菇栽培的主要设备
猴头菇栽培的主要设备有发菌室、出菇室、接菌室、灭菌袋、接菌工具、培养架、常温灭菌灶、高压蒸汽灭菌锅、粉碎机、搅拌机等。
六、栽培技术
1.精选原料,合理配制培养基
合理配方:①杂木屑4%,棉籽壳40%,麦麸18%,蔗糖1%,石膏粉1%。②棉籽壳82%,麦麸15%,石膏粉2%,磷肥1%。③棉籽壳38%,杂木屑20%,种过银耳废筒20%,麦麸16%,玉米粉3%,磷肥1%,石膏粉2%。配方的含水量60%左右,灭菌前pH值5-6为适。
2.装袋
先将棉籽壳加等量水预湿,然后加入其他原材料均匀搅拌,用750毫升菌种瓶或14厘米×27厘米×0.0045厘米聚丙烯塑料筒袋装料。料面压平压实,内部疏松,装料应在6小时内完成。
3.灭菌
高压(125℃)灭菌2小时,常压(100℃)灭菌10-12小时。
4.接种养培
料温冷却到28℃以下时,将菌种瓶(袋)放入接菌室接种。接种前先将室内清扫干净,用硫磺粉10-15g/m3密闭熏蒸24小时灭菌。灭过菌的菌袋移入接种室摆放好,打开接种室内安装的臭氧发生器的开关,半小时后关闭开关,再停半小时后接种人员穿好干净的工作服,洗净双手,进入接种室准备接种。接种方法与常规相同。
随着菌丝发育,袋内温度上升,袋温比室温高2℃,此时室温应调至25℃左右为好。16天之后菌丝逐步进入新陈代谢旺盛期,应控制在20℃-23℃为适。
5.出菇管理
若培养室温度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