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同中求异塑造英雄群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同中求异塑造英雄群像

第三节 同中求异塑造英雄群像 群像的塑造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乃至个人短篇小说集的普遍课题。中国古代的长篇小说,总是进入某一生活领域,表现某一个人群,刻画处于相同生活环境中的人物类型,这一特定生活领域的形形色色就集合成为人物的群组。例如《三国演义》进入的是战争生活,表现的是政治军事斗争,塑造的是乱世群雄;《水浒传》进入的是草莽江湖,表现的是民众起义,塑造的是造反群英;《西游记》进入的是神话世界,表现的是西天取经,塑造的是唐僧师徒及仙佛鬼怪;《金瓶梅》进入的是市俗生活,表现的是社会腐败,塑造的是家庭众生相;《儒林外史》进入的是儒林,表现的是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塑造的是形形色色的读书人;《红楼梦》进入的是贵族生活,表现的是封建家庭家族之腐败与生机,塑造的也是家庭众生相,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贾宝玉生活圈中的女儿群芳;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进入的是官场,表现的是官场污浊及社会腐败,塑造的是官场群丑;《三侠五义》写了很多侠客义士;《镜花缘》写了百位花仙才女;《说岳》、《杨家将》塑造了世代忠勇的家将英雄群像;《海上花列传》塑造了十里洋场各色烟花女子及各界嫖客的群像;等等。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总是写一群一群的人物,有的多达数百人,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则英雄豪杰就有108人,而很少一部作品只写很少几个人物甚至一两个人物的情况,这个特征可能与中国主流文化重社会,重群体,很少关注个人体的存在和心灵的隐微有关,这与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小说显然有别。长篇小说如此,其实短篇小说集也如此。“三言二拍”形成的人物形象画廊是市井众生相,《聊斋志异》是一个花妖鬼狐的艺术世界。 问题是,生活在相同相似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人们的命运遭际会有相同相似,人物的性别类型会比较接近,人物性格的文化内涵也会有很多类同的质素。因此,情节容易雷同,人物容易重复,性格容易混淆,而千人一面,千口一腔,是小说创作的大忌。中国古代成功的小说家们,无不要遭遇这个问题,并且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克服困难,化险为夷,而更加高明的小说家不但不回避这个困难,反而设计更大的显示自己的艺术才能。《水浒传》在这个方面堪称典范,其它名著也都在这个方面卓有成就。我们且以《水浒传》作为典型来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说《三国演义》创造的主要还是类型化的人物群像,人物性格相对单一单纯,性格内涵相对扁平单薄,出场定型,较少变化发展,那么《水浒传》就在这个方面大踏步前进了,由类型化转变为个性化,扁平变为主体,单薄转为厚实,单纯转为复杂。金圣叹对《水浒传》这方面的成就极为关注,在《读法》和评点中不断予以称扬,他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第五才子书读法》)又说:“施耐庵寻题目写出锦心绣口,题目尽有,何苦定要写此一事?答曰:只是贪他三十六个人,便有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样性格。”(《第五才子书读法》)《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中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第五才子书读法》)水浒108条好汉,遭际经历品格品行风貌作派性情,应该都有很多相同,如大都粗鲁豪放,嫉恶如仇,好打不平,都有高强武艺,都讲江湖忠义,都有各自乘手的兵器,很多受过官府或豪强迫害,一肚皮冤仇,等等。很容易“一样”,却能写出“三十六样”,“一百八样”,这就是《水浒传》作者的高明之处。 总结《水浒传》塑造英雄群像的艺术经验,并上升到小说美学的层面来认识,可以提炼出相联系的两对小说美学范畴,一对是“异同”,一对是“犯避”。《水浒传》的作法不仅是被动的“同中求异”,“犯中见避”,它还敢于“欲异故同”,“欲避故犯”,增加难度,从而提高艺术的精度。 《水浒传》塑造的英雄群像中,性格比较接近的人物是很多的,作者还欲避故犯地设计了一些成对成组的性格比较接近的人物,因此,《水浒传》十分注意区分各自的性格性情,力避雷同。金圣叹曾细致比较过某些人物的性格,如“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等等,而武松兼而有之,故“天人也”。他又专门把宋江的性格隐微与多人比较,而力数其弱点,如鲁达“阔人”,则宋江“狭人”;林冲“毒人”,则宋江“甘人”;杨志“正人”,则宋江“驳人”;柴进“良人”,则宋江“歹人”;阮小七“快人”,则宋江“厌人”;李逵“真人”,则宋江“伪人”;吴用“捷人”,则宋江“呆人”;花荣“雅人”,则宋江“俗人”;卢俊义“大人”,则宋江“小人”;石秀“警人”,则宋江“钝人”。金圣叹很讨厌宋江,他的这些分析本来主要是借此一系列对比来论证“水浒之一百六人,殆莫不胜于宋江。”但今之读者却由此看到了《水浒传》描写人物性格的细致细腻。 人物出身、经历、文化修养、性情性格如果差异较大,甚至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