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卜楞寺三大谜团.doc
拉卜楞寺三大谜团 中国藏传佛教,以其神秘深邃和底蕴深厚而闻名于世。位于甘肃南部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五大寺、中国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之一,地位尊荣。它的建筑群规模宏大,风格与青藏高原其他藏区的各个寺院没有多少不同。但细心的人会在这个庞大的建筑群里发现,在中轴线上的最高位置,有座大佛殿的样式和风格却非常别样,卓而不群。不错,这座叫大金瓦寺的佛殿的确来历不凡,自它诞生以来,就一直谜雾重重,少有人知其身世和内中的诸多奥秘。 A金瓦寺与众不同在哪里 拉卜楞寺自1709年(清康熙48年)建寺,近300年间共建了100多座经堂、佛殿和寺院,500多院僧舍,总占地达70公顷左右,形成了特点鲜明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群。这些建筑按其用途,分为经堂、佛殿、活佛住宅、僧舍、印经坊等;按其形式,基本分为藏式和藏汉混合式两种。整个建筑群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宏伟壮观,具有鲜明的藏族特色和风格。在整体设计、建筑工艺、艺术风格诸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水平。 大金瓦寺又叫弥勒佛殿、寿僖寺。大金瓦寺,是通俗的叫法,因殿顶覆有巨大的金瓦而名;称弥勒佛殿,是因为里面供奉着一尊巨大的弥勒金佛;寿禧寺,是清代嘉庆皇帝御赐给这座佛堂的名称,现在大殿的正中门楣上,仍悬挂着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寿僖寺”金字红匾,字迹端庄大方,雍容华贵。大金瓦寺建在拉卜楞寺闻思学院西北不远处,在拉卜楞寺所有的建筑中它所居的位置最高,而且在全寺的中轴线上,比较显眼和特殊。 大金瓦寺坐北向南,殿高近30米,外观为5层加顶殿楼宇式建筑,暗棕色“便玛”墙带和绛红色主殿墙,使大佛殿显得十分庄严雄伟。5层以上加建有宫殿式方亭,四角飞檐雕栋,顶部用金筒瓦覆顶,金光灿灿。屋脊上所装饰的那些铜狮、铜龙、铜宝瓶、铜如意和铜法轮等装饰法器,也全是鎏金的。举目上望,在晴空朗日的高原阳光照射下的佛殿,熠熠生辉,气象非凡。据拉卜楞寺72岁的才让高僧介绍,大金瓦寺兼有尼泊尔佛殿风格,在整个拉卜楞寺的所有建筑中独具一格。而殿顶的这些金瓦每块的价值相当于60头肥羊。 进入大金瓦寺院内,有石砌甬道通向佛殿前廊。进入大殿,可见内部两侧纵深各5间,正中大殿堂内供奉着高达8米的大弥勒金佛。大佛通体鎏金,造型端庄,气度娴雅,宽额高鼻,浓眉薄唇,显得坚定而有智慧。这座弥勒大佛,在藏区寺院的多座弥勒大佛中独具特色,据称富有尼泊尔异域风格,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弥勒佛两侧供着高达5米的铜质鎏金八大菩萨像。殿内还藏有用纯金汁写成的《甘珠尔》大藏经。《甘珠尔》是稀世珍宝,共220卷,数百万字,记录了古中亚各地天文、文学、工艺、佛学等珍贵资料,慕名而来膜拜的香客常年络绎不绝,神圣之至。 B是谁创造了大金瓦寺建筑奇迹 大金瓦寺成为藏传佛教众寺院中的一大名建筑,其独特魅力使拉卜楞寺锦上添花,但有关大金瓦寺建筑和8米高弥勒大金佛塑造的背景资料却少之又少。在《拉卜楞寺?大金瓦寺志》里,也只有寥寥几笔,甚至连当时设计和建设者的名字都没有留下。这座佛教建筑发端于何时?是何许高人设计和主持所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 近年来,一些佛教建筑研究专家和史志学者根据仅有的寺志资料,从一些年迈高僧那里进行了许多抢救性调查后,得到不少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以往的茫然和一些附会猜测逐渐被消除否定,大金瓦寺和弥勒金佛的身世之谜渐渐明朗化。 据专家们调查,3位尼泊尔工匠来到拉卜楞寺之后,住在寺东一个叫塔洼的地方,把工场设在寺东南大夏河畔(即现在的转经长廊一带)。大殿奠基开工,炼铜铸件工艺也同时点火开炉。工匠们按照带来的图纸一边建殿,一边做模、化铜,一块一块地浇铸佛体的分解铜板,以及殿顶的铜质狮、龙、宝瓶、如意、法轮和铜瓦,历时两年。铸造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关键的鎏金。他们把金子溶解在水银里,再涂刷在铜件的表面,晾干后用炭火烘烤,然后再用玛瑙精心轧光。如此重复三四遍,又用了一年时间,终于全部完成。在同时开工3年建成的弥勒佛殿里,他们同时如期出色地组装完成了8米高的大弥勒佛塑像和殿顶所有鎏金瓦和装饰物。 弥勒佛殿的修建和弥勒佛像的铸造,总共耗资达5万两白银。大弥勒佛以跏跌式鎏金铜像塑成,和佛殿一样具有浓郁的尼泊尔风格。整个建筑完成后轰动一时,3位尼泊尔工匠高超的技艺备受称赞。这是拉卜楞寺第一座由外国人负责施工并铸造佛像的大佛殿,且位于拉卜楞寺的中区和最高处,海拔3100米,在众多佛殿中卓然而立,地位显赫。自建成以来220年,这座大佛殿香火鼎盛,也成为中尼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的象征。 佛殿和弥勒佛像建成后,3位尼泊尔工匠收拾行囊准备回国去,嘉木样二世及寺院的僧众们却热情挽留他们,希望他们永远留在拉卜楞生活。拉卜楞寺所在之处,前有龙山,后有凤山,中间是一年四季汩汩清流的大夏河,青山阔谷,农牧皆宜,当地藏民族笃信佛教,纯朴而友善,3位尼泊尔工匠终于答应了嘉木样的挽留,定居下来。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