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促进剂对胰岛素鼻腔吸收的影响 吸 收 促 进 剂 生物利用度 实验动物 普通口服制剂 0.5 % 鼠 普通滴鼻剂 8 % 鼠 含1%甘氨胆酸钠的滴鼻剂 25-30 % 狗 含5%α-环糊精的滴鼻剂 30 % 鼠 含5%二甲基β-环糊精的滴鼻剂 100 % 鼠 3、粘膜吸收促进剂的影响 * 常用的鼻腔吸收促进剂 促 进 剂 类 型 举 例 1.表面活性剂 胆酸钠,甘氨胆酸钠,皂类 2.脂肪酸及其盐类 油酸,月桂酸钠 3.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 4.磷脂 卵磷脂,豆磷脂 5.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 甘草次酸钠,甘草次酸二钾 6.肽和蛋白质水解酶抑制剂 杆菌肽 7.金属离子螯合剂 水杨酸盐,EDTA * 4、药物剂型的影响 ① 改变药物在鼻腔中的滞留时间; ② 改变药物与鼻粘膜接触的紧密程度。 鼻腔给药的常用剂型: 滴鼻剂、喷雾剂、微球和纳米粒制剂、脂质体、凝胶剂、粉末制剂。 * (1)滴鼻剂 优点:制备方法简单, 成本低; 缺点:容易被鼻纤毛清 除,吸收不完全。 (2)喷雾剂 药物分散均匀, 分布面积广; 药物与鼻粘膜接触紧密, 滞留时间长; 刺激性小。 喷雾剂、滴鼻剂鼻腔滞留时间 * (3)微球制剂 种类:可降解淀粉、白蛋白、明胶、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微球。 药物:胰岛素、降钙素、去氨加压素、人生长激 素、庆大霉素、普萘洛尔、灭吐灵。 特点: 粘附性强,滞留时间长:溶液剂鼻腔中清除半衰期为15分钟;白蛋白微球清除半衰期为150分钟;淀粉微球清除半衰期可达180分钟。 药物与鼻粘膜接触紧密,细胞间隙瞬间增大; 保护药物不受酶的代谢。 * 胰岛素生物粘附淀粉微球, 鼻腔给药:峰浓度是普通溶液剂的4.5倍, 生物利用度是溶液剂的3.8倍。 加压素淀粉微球; 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聚甲基丙烯酸和聚乙 二醇共聚物的pH敏感粘附性微球; 人生长激素、褪黑激素明胶微球; 庆大霉素微球, 鼻腔吸收也有显著提高。 * (4)纳米粒 纳米粒作为多肽蛋白药物鼻粘膜给药优点: ① 纳米粒材料:PEG化、壳聚糖可阻碍酶的吸附,保 护多肽蛋白药物,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② 体内降解速率较脂质体慢,可更长时间保护药物; ③ 具生物粘附性,尤其带正电荷如壳聚糖纳米粒, 延长蛋白药物与粘膜的接触时间; ④ 粒径比微球小,更易携带药物穿过粘膜细胞,使到 达靶部位,尤其是脑内的药量更高。 * (5)脂质体 ① 具生物粘附特性,尤带正电荷脂质体: 鼻腔内滞留时间长; ② 减少药物被鼻粘膜酶的降解; ③ 减少药物对鼻粘膜的毒性和刺激性; ④ 可作鼻粘膜免疫佐剂,刺激机体的粘膜 和全身免疫应答。 Frey:神经生长因子脂质体 → 鼻腔给药 → 嗅神经 → 脑部 → 治疗作用。 * (6)凝胶剂 粘稠度高,粘附性强,滞留时间长; 凝胶基质 Carbopol 有吸收促进作用: 胰岛素凝胶剂 → 1 IU/kg 大鼠鼻腔 给药 → 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同剂量液体制剂 → 没有降血糖作用。 * 三.鼻腔给药的研究方法 1、体外研究方法 1 细胞培养模型法 取少量人鼻腔上皮细胞 → 培养约两周 → 细胞模型 → 体外扩散试验。 图10.细胞模型透过试验 * (2)离体鼻粘膜法:羊、猪、兔 图11、 体外透粘膜试验装置图 渗透速率评价处方优劣。 * 2、在体研究方法-大鼠、兔、狗 图12、 大鼠在体鼻腔吸收装置 吸收速度常数评价处方优劣。 * 3、体内研究方法 评价药物制剂有效性的最可靠方法。 实验对象:大鼠、兔;人。 方法:鼻腔和对照途径给药 → 适当时间取血 → 测定血药浓度 → 药-时数据处理 → 生物利用度参数: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血药峰浓度:Cmax 达峰时间:tmax * 第六节 眼部给药 Ophthalmic drug delivery * 眼部给药主要是为治疗局部疾病: 青光眼、结膜炎、角膜炎 希望药物在眼部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浓度,减少全身性吸收; 眼部吸收是指药物在眼内各部位的透过性。 近年来,有研究通过眼部给药治疗全身性疾病。 * 一、眼的结构与生理 眼睑:保护眼球、泪液。 眼球: 纤维膜:阻止微生物入侵-保护。 角膜:前1/5,透明,无血管; 巩膜:后4/5,不透明,少量血管。 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富有血管、色素。 视网膜:光线 → 角膜 → 眼球折光装置(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成像。 眼附属器: 结膜: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