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花地丁的红外光谱和径向基神经网络鉴别.doc
紫花地丁的红外光谱和径向基神经网络鉴别 摘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42种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r.)样品,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对红外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鉴别野生紫花地丁和栽培紫花地丁,正确率达到95.24%,可以用来进行紫花地丁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r.);红外光谱;鉴别;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 中图分类号:R282;R9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1-0132-03 Identification of Viola philippica Car. Based on Infrared Spectrum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TANG Yan-feng,HOU Zhan-zhong,WANG Zhi-bao,ZHEN Pa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00, Hebei,China) Abstract: 42 Viola philippica Car. samples were scann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and analyzed by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 to classify and discrimin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method could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different origins of Viola philippica Car., with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95.24%.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Viola philippica Car. Key words: Viola philippica Car.;infrared spectrum; identifica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RBFNN) 收稿日期:2013-04-20 基金项目:张家口市科技局项目(0921097D);河北北方学院项目(2010);河北北方学院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汤彦丰(1977-),男,河北怀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分析化学方面的研究,(电话)1座机电话号码01(电子信箱)tangyang_517@163.com。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r.)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又称为紫地丁、兔耳草、辽堇菜。紫花地丁含有甙类、黄酮类等,味苦、微辛、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全草均可入药。紫花地丁可治疔疮痈肿、丹毒、湿热、黄疸等病症[1]。紫花地丁生长强健,抗性强,生长期无需特殊管理,适于栽培繁殖。目前国内使用的地丁主要有紫花地丁(堇菜科)、甜地丁(豆科)、苦地丁(罂粟科)、龙胆地丁(龙胆科)、竹叶地丁(远志科)等,当紫花地丁入药,不同地区药材来源各异,商品药材较混乱。 本研究利用红外光谱法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相结合对42个不同批次、不同产地的紫花地丁样品进行测定和鉴别,区分其中的野生紫花地丁和栽培紫花地丁,以期为紫花地丁样品的鉴别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与样品 仪器设备: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为PE1730型光谱仪(PerkinElmer, USA), DTGS检测器(PerkinElmer,USA)。测定条件:光谱分辨率4 cm-1。测定范围:1 800~400 cm-1,温度控制在22 ℃。选用42个紫花地丁样品为不同品种和不同批次的样品,其中22个为野生紫花地丁样品,20个为栽培紫花地丁样品(采购于张家口药店,经河北北方学院药物研究所鉴定)。 1.2 试验方法 药材经烤箱烘干,机器粉碎,过60目筛备用。采用压片法对紫花地丁样品进行测定,取1~2 mg紫花地丁样品,研细,加入100~200 mg溴化钾,在压片机上压成厚度为0.1 mm的透明薄片进行测定。 1.3 方法学考察 1)精密度试验。对同一份样品连续测定5次,研究试验的精密度。 2)重复性试验。对同一份样品分别取样5次进行压片测定,研究试验的重复性。 3)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份样品压片放入干燥器内保存,分别放置0、1、2、3、4、6、8、24 h后测定,研究试验的稳定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