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陇县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doc
陇县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要 介绍陇县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发生特点,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为当地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禾本科杂草;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对策;陕西陇县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162-02
近年来,陇县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如节节麦、野燕麦发生逐渐加重,已上升为麦田第1类恶性杂草,这些杂草对小麦产量产生一定影响,甚至造成绝收,严重威胁该县小麦生产安全。
1 发生情况
据调查,全县平均草田率85.8%,平均草量27.0万~43.5万株/hm2,最高田达222万株/hm2。发生的种类主要包括节节麦、野燕麦、蜡烛草等6种,其中节节麦占62.3%,野燕麦占18.5%,蜡烛草占5.8%,看麦娘、多花黑麦草等其他禾本科杂草占13.4%。不同种类禾本科杂草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
2 发生特点
2.1 发生范围广
以节节麦为主要种类的禾本科杂草在陇县11个乡镇不论川、塬、坡、滩、山均有发生。
2.2 危害程度重
据调查,以节节麦、野燕麦等为主的禾本科恶性杂草一般轻发生田块杂草株数占小麦株数的4.5%~6.3%,中等发生田块为10.0%~13.2%,重发生田块达29.3%~39.2%,严重发生田块达187.5%,其发生数量已超过小麦。
2.3 蔓延速度快
2004年以前,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在陇县麦田呈零星发生;2005―2013年发生面积逐年上升,2013年发生面积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85.8%。目前,仍呈现出扩散蔓延迅速、危害损失加重的严峻态势,成为该县小麦稳产、高产的严重隐患,威胁着该县粮食生产安全。
2.4 发生危害区域明显
川塬灌区麦田危害最重,南北二山旱肥地次之。川塬灌区的城关镇、东南镇、东风镇、曹家湾镇、天成镇发生最重,发生种类以节节麦为主。南北二山旱肥地温水镇、河北、李家河等镇发生轻。
2.5 同一地区不同田块杂草密度差异大
如在东风镇下凉泉村一块田中禾本科杂草平均密度214株/m2,最高点521株/m2,田中只见杂草不见麦。而在另一块田中禾本科杂草平均密度5.4株/m2,最高点27株/m2。
3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麦田禾本科杂草与小麦的各个生育期基本一致,在生长过程中与小麦争水、肥、气、热、光,从而对小麦产量结构造成影响[1-4]。现以节节麦为例,调查东风镇下凉泉村2组某地块,其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①样方内节节麦密度与小麦成穗数无相关性。②随着样方内节节麦密度的增大,单穗小穗数、穗粒数、粒重均依次下降,它们之间呈负相关关系。③节节麦的发生最终导致小麦产量下降。节节麦严重发生区小麦产量仅为4 455.75 kg/hm2,较无草区减产46.78%。
4 发生原因分析
4.1 种子因素
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统繁统供工作的深入开展,异地调种使麦田恶性杂草禾本科杂草传入陇县,随着小麦良种面积的扩大和连续种植而加剧。2010―2013年陇县小麦良种统供率达90%以上,2013年统供率达96.8%。如节节麦,在2000年在陇县发现开始危害后,其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该县麦田杂草主要种类。
4.2 群众认识不足,耕作管理粗放
农民对禾本科杂草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人工拔除后放在田间地头甚至不进行防除,导致其繁衍危害。除此之外,近几年的农业化推广,大型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将杂草种子带入,为下年的萌发危害提供了丰富的种源基础。
4.3 杂草生育学特征有利于其发生危害
冬前禾本科杂草苗小且弱,加之其较小麦晚出苗10~15 d,导致其与小麦区分困难,容易被农民忽视;拔节期如果进行化除,容易使小麦遭受药害,人工防除则费时费力,且清除不彻底;小麦灌浆乳熟期杂草已成熟。总之,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均有难度,麦收后,杂草种子即进入漫长的休眠期。据调查,节节麦单粒种子到春季可分蘖成穗12~23个,单穗有小穗6~11个,每小穗有可育小花2~3朵,取下限值,1粒种子可繁殖144粒果实,繁殖系数是普通小麦的近4倍。再者,节节麦能在田埂四周及麦垄等肥力相对较低的地方顽强生存,成熟后,其护颖和内外颖片间结合紧密,能有效阻止穗期水分进入而降低穗发芽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存种子数量[5]。
4.4 防除难度大,防治时间、方法不科学
禾本科杂草与小麦的形态特征等极为相似,苗期很难识别,会出现漏防。到容易识别时,则往往错过了防治适期。目前可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品种较少,防效较差,尤其是针对节节麦的防除药剂没有理想品种。针对禾本科杂草防效的药剂,普遍使用的是6.9%骠马水剂(有效成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质押黄金合同协议.docx VIP
- OMRON欧姆龙J780说明书.pdf
- 私法英语表达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 装饰公司各岗位职位说明书.docx
- 充电桩安全保护措施.doc VIP
-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doc VIP
- 单级单吸离心泵拆卸.ppt VIP
- (正式版)S-H-T 1844-2024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痕量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测定 气相色谱-氦离子化检测法.docx VIP
-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JGJ T 429-2018)解读31.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