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当代大学生中的“孤岛”现象.doc
论当代大学生中的“孤岛”现象 摘 要 大学是学生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期,但在这个重要时期,复杂多样的因素导致大学生不断成为“孤岛”一词的适用群体,他们中有的被迫成为“孤岛”,有的是无奈成为“孤岛”,更有甚者是自愿成为“孤岛”。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但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也挑战着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成为高校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孤岛现象 表征 解决途径 作者简介:王亚丽,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6-238-02 大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而在这一时期,多种因子的合力导致大学生中“孤岛”现象的产生和繁衍,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挑战着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代大学生中“孤岛”现象的表征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思想观念不断发展,内心体验日益丰富,憧憬着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对爱与归属、对尊重的需求、对精神的需求十分突出, 但错综复杂的因素使他们挣扎在幻想与现实的两极对抗中,沦陷为一座座“孤岛”。 (一)环境孤岛 教育家爱伦?凯曾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 由此可见,不良或不适宜的环境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和不好的结果。而当今社会有多种不利于大学生各方面发展的不适环境,大学生被围困其中却又难以突围,从而形成一座座“环境孤岛”。 1. 农村学生的城市围困。农村大学生把现代化的都市当作自己寻找意义的锚地和扬帆起航的梦工场,但是当他们为求学踏入城市的时候,会感到一种与原来生活的巨大反差。较之物质充裕、吃穿不愁的城市生活环境,他们更多地承受着经济负担的压力,生活相对拮据,常会感到无奈甚至自卑而不愿与人交往;较之教育资源充沛、教育手段完善发达、学习形式多样、文化多元完备的城市学习环境,他们享有的教育资源有限,知识结构不完善不全面,较少接触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学习活动相对单一,与城市学生的差距较大而产生自卑感,甚至想要逃避现状;较之复杂开放的城市人际交往环境,农村学生从小生活的环境较封闭,接触外界的环境相对单一,社交活动少且单调,因此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加之大多数农村学生纳言和群体性的内向性格,正常的人际交往受到很大限制,他们往往处于一种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状态中,感觉始终融入不了城市生活,遭遇了城市生活的层层围堵而焦虑不安、彷徨无措甚至绝望迷惘。 2.新校区学生的群体围困。随着高校扩招的升温,引发新校区建设热潮。新校区虽扩大了办学规模和办学空间,但由于新校区多处郊区,公共基础设施滞后,校外社会环境差且不完善,可进入性不强,而校内硬件软件设施不完备、校园文化积淀不深等因素,造成学生陷入“走不出”的绝地,使学生出行困难,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少,不能很好地与老校区学生、与教师接触,与社会接轨,学生也难以对新校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了新校区学生与老校区学生、新校区学生与社会的孤立状态。 3.大学生的“名利场”围困。大学可以说是最密集的名利场,当今的一些大学生为了各种名利、利益、金钱等事物而忘记了生活本身的意义,此种功利主义的泛滥造成大学生的功利性取向,他们为了利益而勾心斗角,为此抛弃甚至牺牲友谊及其他的东西。这种名利场环境中,学生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心中的隔阂越来越深,也就给了孤独粉墨登场的机会。 4.毕业生的就业围困。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围困着数百万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他们百感交集,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或期望过高致高不成,低不就;或急于求成签约致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诱发失落感;或想自主创业又不愿意承担风险致无从选择,最终很多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常感焦躁忧虑、困惑恐慌、漂泊不定,在就业大潮中跻身于孤立无援的孤岛上而终日惶恐。 (二)情感孤岛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处于青春期的当代大学生,不仅情感非常丰富,而且情感发展呈现出情感需要的多元化以及情感体验的矛盾性等特点,但他们多样的情感需要或被忽视、或被抑制,他们情感的不满足状态引起自身情感体验的矛盾性,生成不同类型的“情感孤岛”。 1.师生之间的情感淡化。在大学阶段,教师的重心在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生对高端知识的学习,加之教师自身科研和生活的压力,而且高校新建的新校区多数地处郊区,教师一般乘校车上课,课后基本上不在新校区逗留,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双向沟通交流。另外,常驻学校的一线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管理学生人数较多,也不能逐一和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互动,上述情况就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归属感、满意度、幸福感、创造力等方面关注不多,客观上弱化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淡化师生之间的情感。师生情感的淡化使得大学生缺乏教师真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管理人对债务人非实物财产如何认定.doc
- 论《反假冒贸易协定》对我国的影响.doc
- 论《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的自由思想.doc
- 论《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人权的保障.doc
- 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的女性形象慎威.doc
- 论《边城》的爱情悲剧.doc
- 论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责任的形态.doc
- 论专利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doc
- 论业主收房纠纷法律责任认定与救济.doc
- 论个性化公司对改进企业管理模式的意义.doc
- 2025年西藏林芝地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一套.docx
- 2025年辽宁省阜新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测试题库精编.docx
- 2025年贵州省铜仁地区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新版.docx
- 福建省泉州十六中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普洱学院《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精选.docx
- 202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及答案参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