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赵琳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 主讲教师:赵琳 导论 提问: What:古代文学是什么? Why:为什么要学习? How:怎么学? ———— 一、学习目的和意义: 1、所从事专业需要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 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未来的社会工作者,缺失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即便有再现代的观念,再先进的技术,也很难走得太远。 2、古代文学也是一种美感教育。 文学——美 历史——真 道德——善 古老的中国堪称“诗”的国度。中国古代文学浓郁的抒情特质,优美的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足以陶冶性情,休憩心灵,使人在现代生活的浮躁和喧嚣中沉静下来,更加从容淡定地去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二、学习态度:敬畏经典 宁宗一 古代文学不是当下最流行的,却是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沉淀的。 “当时间把一切销毁之后,它仍然存在,这就是经典。”——福建师大 齐裕焜 我们对经典应该有足够的“敬畏”之心,即重视原典、品读原典,而不是凭空杜撰、人云亦云。 三、学习方法: 1、注意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其特点。如我们常说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按,明清人自认为写得好的是文章,是八股文)等。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作家的精神面貌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以汉代贾谊与宋代苏轼为例: 贾谊被贬长沙,抑郁而死。原因是向汉文帝上《陈政事疏》,主张打击拥有军队、税收,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周勃、陈平、刘氏王孙等,然而汉文帝无力对抗这些强大势力,只有牺牲贾谊。 宋时受贬谪的文人很多,勿说长沙,就是海南岛又怎样?苏轼曾有一篇《贾谊论》,肯定贾谊的才华,但是批评他太过年轻气盛,政治家要有心里承受能力,贾谊太不成熟。 贾谊和苏轼就是两个时代的标准。 汉初上承秦朝,去先秦未远。而先秦诸侯林立,权力均衡,掌权者要求助于才士,士可以在诸侯之间游走,故“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士人有自尊心。实在不行还可以“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孙长》),当然那是孔子的牢骚。 当一个时代只有一个主权者时,士人的命运便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宋人体会这一点。不是有才就必须要采用你,所以还要平心静气地活下去,以道和佛来指导心灵,用哲学安慰、开释,这是体制决定的。儒者自秦汉以后,哪有如孔子、孟子一般自豪的?清代学者除戴震有些个性外,给我们的感觉似乎都是穿着长衫,坐在书桌前,不苟言笑。 唐宋时人说话的口气都不同。 唐人自信。 李白自比孔子:“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古风》)因为孔子说过:“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杜甫与三皇时的大贤自比:“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宋人收敛。 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如苏轼、放翁,与唐相比已经很拘小节了。 唐宋人区别很大,原因很多,如唐胡化而宋产生理学后则规矩得多。 《水浒传》中的好汉不谈恋爱,就知道喝酒赌博。《红楼梦》中大观园好不容易有个男孩子,但怎么看都不像男孩子,我们要注意深层的时代背景。 2、注意文体的问题。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文各有体,得体为佳”。 清人学问做得很好,纪晓岚又是其中最博学的,建议读一读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1)体裁 得体,就是与身份相称,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文体在古代有其级别,现代与古代有很大差别。 第一层:古文。来源于诸子和史传。 诸子,指儒、道、法、墨、名、农、阴阳等,谈的都是思想领域或哲学领域的大问题。 史传叙事,以时间承载起背后的道理。 《史记》的著述理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第二层:诗。诗言志。 《儒林外史》里有个人叫丁诗,字言志。 朱自清《诗言志辨》 诗一般不写个人情感,而主要表达庄重的、社会化的情感: 一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为代表。 尽管我们有时也想像宋时杨亿不喜欢杜子美诗,谓之“村夫子”,清·王士祯读杜诗时也说一句乡巴佬。但他还是很令人崇敬的。他是真心的。 但明清很多人就未必了。袁宏道就曾说过:“自从老杜得诗名,爱国忧民成儿戏”。(《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 二是超越世事、世俗的情怀。如陶渊明的田园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 第三层:词。多写相思离别,儿女之情。 所谓“诗庄词媚”。我们把敦煌曲子词放到一边,那是民间词,我们看文人定型词《花间集》,温庭筠、韦庄的词。 词在文体中地位本不高,明王世贞说:一个读书人可写古文与诗,否则不配称为读书人,而词可写可不写。假如一定要写,就不能装得很正经。由其话可知,词当初的品格接近于流行歌曲,花间樽前,适合这种环境。 第四层:散曲。 第五层:戏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