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警一号”与中国图―4特种机.doc
“空警一号”与中国图―4特种机
2010年,笔者专程前往中国航空博物馆,瞻仰中国首架预警机――“空警一号”,深为这架见证了在那段艰难岁月里中国航空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脚步的飞机的恢宏气势所震撼。与驾驶舱融为一体的透明领航员舱,宽大平直的机翼上4台巨大的涡桨发动机,还有后机身上方矗立的大型雷达天线罩,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假若这架飞机突然启动,发出巨大的轰鸣,卷起漫天沙土从跑道尽头腾飞而去,留给人们的会是怎样的震撼?
但是仔细观察这架饱经沧桑的飞机细节后,发现了一些让人疑惑的地方。尤其是通过与为数不多的几张当年“空警一号”研制试飞时期老照片对比,不难看出照片中的“空警一号”与航博里的这架飞机在外观上存在不少差异。
众所周知,作为现代空中力量的“千里眼”和“中军帐”,预警机的核心电子设备和重要外观特征就是装在机身上的大型雷达天线。为保证雷达有不受干扰的良好工作环境,飞机上不会安装过多电子设备。从 “空警一号”试飞照片中可以看出,该机腹部较为平整,机身上少量天线布置与同在航博展出的图-4无人机母机非常相似。而航博的这架“空警一号”则在机腹安装有4个大型整流罩与1块腹鳍,其外观特征与试飞照片中的“空警一号”大相径庭。而这样的布局常见于电子战飞机,在预警机上做此改动绝无必要也绝无益处。
从试飞照片中发现,为了弥补大型雷达天线罩带来的气动和重心影响,“空警一号”在原图-4尾炮舱位置加装有气动延长段,这也是该机在外形上区别于其他图-4改特种飞机平台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而航博的这架“空警一号”却无此特征。种种迹象表明,这架“空警一号”背后的故事绝不寻常。
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开始检索,并在中国国防部网站上发现了一篇对“空警一号”的官方报道――《军史:鲜为人知的“空警一号”》,报道在篇尾处明确指出:“当年‘空警一号’下马后,被拆除了预警设备恢复为轰炸机。现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空警一号’则是用同型飞机重新组装的。”
由此,这架飞机是否为当年的“空警一号”的争论可告尘埃落定。然而,图-4飞机在改装为“空警一号”的过程中,又需要做哪些改变?
背负大型雷达后,无论从气动布局,还是电力供给,原来的图-4都已不能完全胜任,需要改造。
1966年,当空军在装备规划中确定把即将从一线轰炸机部队中淘汰的图-4作为特种机改造平台使用时,动力系统问题首当其冲。由于原装的ASh-73TK型活塞发动机备件不足,加之改装特种飞机需要更充沛的动力维持更多电子设备运转,同时为应对设备造成的增重增阻,空军遂决定利用从苏联进口用于安-12运输机的AI-20K型涡桨发动机进行改装。但由于原发动机短舱小,无法装下AI-20K,因此在原短舱前加装过渡段以安装新发动机。改装工作顺利完成后,因为AI-20K发动机向前伸出达2.3米,影响了飞机的安定性和操纵性,为此,从1969年12月到1970年8月,通过超过2 000次的吹风试验,技术人员对飞机的气动外形和结构做了修改。最终方案是加大平尾、腹鳍与垂尾面积,并且在平尾两端加装端板,保证其安定性。从航博展出的2架图-4改特种机的特征可以看出,这些改进都在后来的图-4特种机型号上得到了应用。
但是,即使有了这些改进,当“空警一号”加装天线罩首飞时,飞机在空中仍然出现了剧烈的颤振现象。资料记载,“在驾驶舱里,飞行员的脚踏板上有间歇性敲打感觉,咯咯直响;在中部机舱,3名射击员都能看到垂直尾翼明显的周期性摆动;在尾舱,人摇晃得无法写字。这种颤振不仅容易使空勤人员感觉疲劳,更容易导致结构疲劳,甚至出现事故。”
1972年9月,设计组开始着手排除颤振,最终方法是在天线架上安装船形整流罩,并在垂尾上加装动力减振器。经过反复试验,这些改进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成功地将颤振遏止在允许范围内。
当改装后的“空警一号”逐步解决了飞行问题,正在进行提高雷达抗地物与海浪杂波干扰的研究工作时,空军的其他型号图-4平台特种飞机也开始了改装……
图-4特种飞机
中国航空博物馆开放于1989年11月,而空军装备的13架图-4已在1988年全部退役。通过这架飞机的外形特征推测,航博里这架所谓的“空警一号”在退役后被组装成其外形之前,应该是一架其他型号的图-4特种飞机。
1976年8月,第一架图-4电子侦察机在空军5702厂改装成功,机上装有全频段雷达侦察设备和微波多路通信侦察设备,增加了有源干扰机、应答式干扰机和消极干扰设备,可执行一定的电子干扰任务。通过航博这架“空警一号”腹部的整流罩外形特征可以发现,空军之后装备的图-154M/D(I型)电子侦察机腹部的整流罩与之相似。因此可以判定,这架“空警一号”如果去掉雷达天线罩,恢复到退役前状态,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中国空军第一种大型电子侦察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宿州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GBT 35694-2017 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pdf
- DB41T 2312-2022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规范.pdf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胃肠道肿瘤的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ppt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pdf VIP
- 《道路深层病害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规范》DB41 T2525-2023.doc VIP
-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 .pdf
- 2021届广东省华师附属高级中学(广州总校)三下学期5月综合测试(三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无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