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作业13
课时作业(十三)
一、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1.(2013·淄博市一模题)(10分)理财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尝以谓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因天地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摘自《临川先生文集》
(1)依据材料归纳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指出在变法中是如何实践的?(6分)
(2)上述理财思想在今天有何借鉴?(4分)
答案 (1)思想:反对增加赋税;提倡节俭省财;发展天下生产(生财、聚财、用财,3分)。实践:市易法、募役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等。(3分,任答3点)
(2)注意减轻民众负担,关注民生;提倡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重视财富创造,增加收入;放眼天下,广开生财之道。(4分,其他言之有理者也可)
2.(2013·哈六中一模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据《史记》载:“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民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给秦国民众带来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所采取的具体措施。(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则材料中“务本”思想的区别。(3分)分别指出上述“务本”思想所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 (1)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有助于人民勤劳致富和获得爵位;移风易俗,百姓富裕;国家富强,人民生活相对安定。(4分)
(2)继续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劝课农桑,戒奢从简。(4分)
(3)区别:前者强调以农为本。后者不仅强调以农为本,更强调以民为本。(3分)
商鞅的“务本”思想:促进秦国农业的发展,国家实力增强,封建制度确立。(2分)唐太宗的“务本”思想: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2分)
3.(2013·康杰中学四模题) (15分)下列材料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家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颐
材料二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乏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策略。
——萧功秦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1)依据材料,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史实说明上述三个观点。你认为上述观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9分)
答案 (1)材料一:传统文化。(2分)材料二: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2分)材料三:整体的社会环境。(2分)
(2)材料一——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措施。(2分)材料二——百日之内颁布大量改革上谕。(2分)材料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尚弱。(2分。其他史实,言之成理即可给分)改革的成功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多方面的积极地为改革的成功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3分。答出一点即可给分。如果考生从某一观点概括其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4.(2013·豫东十校四模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李悝“尽地力之教”的目标,也是他的政治纲领。“使农益劝”的办法是计口授田,对每个“农夫”授田一百亩,收入归耕者所有,国家抽十分之一的税。照李悝的计算,当时粮价是每石三十个钱。这十一之税收的是粮食或是钱,材料没有说明,如果是前者,那就是实物地租;如果是后者,那就是货币地租。
材料二 魏文侯问李克(悝)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摘自《魏文侯问李克》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改革产生的影响。(10分)
答案 (1)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