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村与《暴风骤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宝村与《暴风骤雨》.doc

元宝村与《暴风骤雨》   走进元宝村的展室,像是走进那段如火如荼的岁月,起伏的心海澎湃着一种别样的敬意。别看这空间只有几百米,但它展示了一段了不起的峥嵘岁月。柔和的灯光下,那醒目的图片与文字珍贵而凝重,让人看到了元茂屯到元宝屯再到元宝村的不寻常变迁,看到了周立波和他的战友们当年在这片热土上开展土改斗争的故事,看到了那部《暴风骤雨》的小说和电影是如何孕育诞生在这片文学沃土上的。   最为醒目的是前厅里周立波的那个半身塑像,他身披大衣,面孔清癯,目光迥然,秉笔欲书,那姿态仿佛是在写那部《暴风骤雨》,神采动人。难怪元宝人这般崇敬他,是他和这部小说、电影把元茂屯与东北土改斗争的故事讲给了世人,让人们知道了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生动史话。所以,老书记张宝金总是感慨地说,没有周立波和他的这部《暴风骤雨》,就没有元宝村的今天。   元宝村,曾是一片土改的热土   元宝村,原名也叫元宝屯。早先人们还叫过它“八马架”和“八家子”。说起它的历史可不短,至少也有一百多年。那是清朝同治年间,这一带的丛山密林里便有了人烟。沙俄中东铁路开发,使这里人气渐起,那时俄国商人就在这开设了红松采伐木楞场,山东逃荒过来的王氏兄弟携着妻儿落脚于此,他们靠抬木头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由于他们都住在木头搭起的马架子房里,于是便有了这“八马架屯”和“八家子”之称。后来,有人发现屯子东边有座小山形似元宝,感觉吉祥,就叫起元宝屯了,那座小山也被叫成了元宝山。   元宝屯的名字很吉祥,但并未因改名而改变它的命运。在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里,掌握政权的地主豪绅们,利用各种手段残酷地剥削着农民,元宝屯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了珠河(尚志)的整个县城。从1938年起,日寇分三批派遣开拓团移民到元宝镇霸占土地,实施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先后把四个屯子全都焚毁,迫使村民们并到了元宝和元兴两个屯落,造成多数村民吃不上穿不上,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据载,1942年,仅有400多户的元宝屯就有大小地主12户,全村500多垧地,有90%以上集中在他们和日本开拓团的手里,失地的农民只能靠租种土地或当长工为生。   最可恨的是大地主韩向阳(即作品中的韩老六),他每租给佃农一亩地,除了索取高额地租外,还要佃户再交60斤谷草,另加五天劳役,佃户们叫苦不迭,他们辛苦一年,最终的收入大都落入了地主的腰包。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元宝人以为这回可以重见天日了,不料国民党更为可恶,他们与山里的土匪沆瀣一气,多次下来打劫,把很多人家抢得一无所有。元宝人像盼天亮一样,盼着“黑夜”快点过去。   漫漫黑夜终于结束,朗朗黎明终于到来。1946年5月,元宝人在望眼欲穿中迎来了抬头的日子。解放武装进入不久,东北民主联军又派来了工作队,专门组织土改。别看工作队人不多,但个个骁勇强干,队长就是《暴风骤雨》里的主角肖洪达,队员还有《暴风骤雨》的作者周立波。这支工作队以反奸清算和减租减息、平分土地为己任,专门组织农民开展土改运动。据讲,工作队率先进驻元宝屯,是因为这一带曾是赵尚志部队活动的地区,有抗日斗争基础,便于发动群众搞土改斗争。   工作队的到来使群众有了靠山,元宝人的翻身解放有了希望。工作队带着感情走进了苦大仇深的农民中,他们访贫问苦,扎根串联,发动群众,搞阶级调查,开展减租减息,很快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他们培养了不少像小说中的人物白玉山、赵玉林、郭孩子、老孙头这样响当当的农民骨干,建立起了自己的农会组织和农民自卫队,召开了斗恶霸斗地主的诉苦大会,镇压了当地的土匪恶霸,使反奸清算、分粮分田的土改运动彻底开展了起来。   其实,整个东北革命斗争就是这样一种势如暴风骤雨的局面。那时,根据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东北局于1946年7月在哈尔滨召开了扩大会议,指出:能否发动农民是东北斗争成败的关键,只要农民发动起来,并积极参加自卫战争就能建立起不可战胜的阵地。还指出,发动农民的方法就是开展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分粮分地的斗争。从那时起,东北局派出了不少干部奔赴农村第一线,周立波就是其中一个。当时,他还是冀热辽区党委机关报――《民声报》的副社长,听到上级动员后,他激情澎湃,积极报名要求去参加土改工作。正好这年秋季他随时任省委副书记李德仲来珠河检查工作,元宝区委的汇报和元宝屯的介绍,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他觉得这里正是他要来的地方,于是请求留下工作。他成了区委成员,人们称他为周区委。他很快和乡亲们打成了一片,成了乡亲们的贴心人。他走家串户发动群众搞土改,他教农民革命道理,教农民识字,教农民文化,教农民唱歌,扶危济困,鼓舞斗志,在当地留下了不少故事和佳话。正是在这支工作队的发动下,元宝屯的农民觉悟了,元宝屯的土改斗争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农民获得了土地,获得了生产资料,真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