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洁若:人生第一要事是读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洁若:人生第一要事是读书.doc

文洁若:人生第一要事是读书   写书译书是替父亲还愿   我这一辈子出的书,已经数不过来了,上世纪90年代时便有100多种,后来也就懒得再数。   我的祖父当过20年县官,出过几本线装书,我父亲在世时总说,自己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出过一本书。我今年88岁了,还在埋头译书、写书、出书,我想,这是在替父亲还愿。   我这人没什么爱好,不上网,也不看电视,唯一的娱乐就是看书。“文革”时不能看书了,我总说,得谢谢那十年,救了我的眼睛,不然现在可能已经瞎了。我从小就近视,13岁戴眼镜,现在仍有900度。   喜欢看书,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我父亲看我有坐性,总叫我“长眼皮”“小傻子”“小呆子”。   那时我们还在日本,生活条件比较好,但最受不了邻居的日本小孩总在楼下冲我们喊“支那人,支那人”,我父亲穿着木屐、拄着拐杖去追打,可他哪里追得到。1936年,我9岁时,父亲决定回国,结束两年的旅日生涯,那时我们都很高兴,幸亏当时回来了,第二年“抗战”爆发,我们得算难民,那就什么也带不走了。   刚回北京时,吃了一惊。因为记忆中的家很大,房间很多,可回来才发现又小又破,我大姐说,小孩七岁才“开明目”,此前的记忆不算数。   我在日本时开始学日语,请了家庭教师,也就是每天两小时,可很快就掌握了,所以说学语言要趁早,我后来又学了10年英语,但我的英语始终没日语好。回国后,我进了日语小学,同学都是日本人。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一座中国城市就搞一次庆祝活动,让学生拿空灯笼满街转,每到此时,我只好一个人待在教室里看书,日本老师也理解,从不强迫我。   是阅读成就了我   那时功课少,我闲着没事,就把日文的《世界小学读本》译成中文,共10册100万字,从小学三年级一直译到六年级,不懂的地方就去问父亲,我的翻译功底就是这么打下来的。   后来家里经济困难,只好把这套书给卖了,父亲和我打招呼时,我说留两册吧,结果留下了美国卷的两册,可惜译稿和书在“文革”中都遗失了,那套书印刷很精美,用的是宣纸,书中很多内容我至今还记得。   其中有个故事是说华盛顿要到某镇视察,全镇的人闻讯去欢迎,一个女孩因为太小,被父母留在家中,正在她满心不高兴时,一个中年人上门求助,说自己又累又饿,小女孩给他水和食物,中年人吃饱喝足后问你家里人呢,小女孩说都去迎接华盛顿了,中年人笑道:你可以告诉他们,你比他们先见到了华盛顿。   后来我写了篇文章,提到了这个故事。因为我看到一则新闻,说温家宝总理在老区视察时,问当地人有没有困难,大家都不敢吭声,只有一个小女孩举手说:“我家有困难。”原来她父亲是盲人,母亲瘫痪,全家住在窝棚里。温家宝总理便去了她家慰问,当地群众非常感动,凑钱给小女孩家盖了瓦房,还解决了她的生活问题。   我在文章中说:两个故事差不多,为什么我们的书从不写这些?其实我们自己的故事也挺感人的。后来我去参加一个活动,第一次遇到温家宝总理,他冲我直笑,我想,也许他读过我那篇文章吧。   回国后,父亲一直在找工作,但始终没找到,我一度辍学八个月,全靠自己在家看书,15岁就读完《红楼梦》,后来又能上学了,功课始终没有落下,可以说,是阅读成就了我。   一边看一边抄书中的新词   高考时,正赶上“抗战”结束,清华大学八年没在北方招生,特别难考。我数学不太行,不懂方程式,而清华又特别重视数学,没办法,只好死记硬背,最后好像考了个95分,我们班就我和另一个同学考上了。但以后十年,我做梦常梦见自己在背方程式。   原以为打跑了日寇,一切会变好,没想到情况越来越糟,国民党的“接收大员”太可恶了,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变成自己的了。有两个空军飞行员租住在我家,他们说上级命令他们去炸老百姓,他们不忍心,就把炮弹扔到没人的地方,或者扔到河里。他们总商量抢购金条的事,我们听了很好奇:原来金条也能抢购?   对于国民党,我一点好印象都没有,确实太腐败了。   1950年,我大学毕业,到三联书店当校对,本来只负责排字错误,可我懂日语又懂英语,总忍不住指出漏译、错译处,这一把关,还真看出不少问题,比如一位名家将“cut”译成“砍了一刀”,两个人在街上碰面,怎么会砍起来?其实“cut”也有“漠视”的意思,显然是译错了。再比如有人译《哥尔摩斯探案集》,其实就是福尔摩斯,从俄文转译,就成了哥尔摩斯。   后来从三联书店分出人民文学出版社时,我们几个好管闲事的大学生被独立出来,成立了“整理科”,介于编辑和校对之间。完成本职工作外,我业余做翻译。那时翻译收入相对高,我记得翻《永远的日子》,共3万字,只用了八天,拿到200元,比我两个月工资还高,用这钱我给母亲买了一件长毛大衣,但“文革”时被“红卫兵”抄走了。   翻译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勤学苦练,平时多看书,我家里也有很多书,但平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