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有机纤维
①PPTA的合成 PPTA的原料为对苯二甲酰氯或对苯二胺、强极性的酰胺类溶剂(二甲基乙酰胺或六甲基磷酸胺)。 选用强极性的酰胺类溶剂,是为了将开始生成的聚合物留在溶液中。 合成后,生成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 反应式图如下: ②纺丝 纺丝液由浓硫酸(浓度为100%)与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组成,配成的液晶溶液称为明胶。配比为PPTA/硫酸=20/100,PPTA在浓硫酸中形成向列型液晶态,聚合物呈一维取向有序排列。 纺丝有湿纺、干喷和干喷—湿纺三种方法。 湿纺是将明胶经针孔挤出,进入冷凝液体中快速冷却,最后在惰性气体中热处理; 干喷是将明胶由喷丝嘴喷出,经过一段空气快速拉伸使分子取向,最后进行热处理; 干喷—湿纺工艺是最常用的方法。 纺丝时,在剪切力作用下,PPTA极易沿作用力方向取向。采取干喷—湿纺法液晶纺丝工艺,可抑制纤维中产生卷曲或折叠链,使分子链沿纤维的轴向进一步高度取向,形成几乎为100%的次晶结构。 芳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与展望 芳纶可应用于先进复合材料、防弹制品、缆绳、建材、传送带、特种防护服装、体育运动器材和电子设备。 在先进复合材料中,芳纶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战略导弹的结构材料、耐热隔热功能材料、制造飞机部件。也可与其他高级纤维一道制作混杂复合材料。 芳纶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耐热隔热的功能材料,如芳纶短切纤维增强的三元乙丙 (EPDM)橡胶基复合材料的软片或带材,作为发动机的内绝热层。 芳纶/环氧复合材料 用于制造飞机部件,如发动机舱、发动机整流罩、机翼与肌身整流罩、挂架整流罩、机翼前缘、襟翼、方向舵和升降舵后缘、安定面翼尖、货舱衬壁、天花板、应急出口门和窗、发动机调节系统管道等。还用于直升机的机身外蒙皮、旋翼、尾桨叶片和雷达天线等。 芳纶广泛用于混杂复合材料,如ARALL是以芳纶环氧无纬布与薄铝板交叠铺层、再热压制成的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称为超混杂复合材料。 超混杂复合材料它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材料,具有许多优异性能(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疲劳寿命是铝的100~1000倍,阻尼和耐噪声性能较铝好,加工性能较芳纶/环氧好);荷兰和美国的多家飞机公司利用ARALL制造机翼下蒙皮以及机舱门。 芳纶在造船工业中应用于游艇、赛艇、帆船、小型渔船、救生艇、充气船、巡逻艇的舶壳材料;战舰及航空母舰的防护装甲以及声纳导流罩等。 芳纶在汽车工业中用作橡胶轮胎的帘子线。 芳纶在体育运动器材方面用作弓箭、弓弦、羽毛球拍;与其他纤维混杂的复合材料制作高尔夫球棍、滑雪板、雪橇、自行车架和轮毂等。 芳纶在电子设备方面用作集成电路和低膨胀系数的印刷电路板,扬声器的喇叭盆。 2. 聚乙烯纤维(Polyethylene, PE)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94年建成工业化实验生产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以平均分子量大于106的粉状UHMW-PE为原料,采用冻胶纺丝——超倍热牵伸技术制造的。 (1)高牵伸比熔融纺丝 20世纪70年代,Baman和Keller采用高相对分子质量(104~105)的结晶PE进行高牵伸比熔融纺丝,所获得的纤维杨氏模量为70 GPa。 用高牵伸比熔融纺丝方法制备的PE纤维,其分子链沿纤维轴定向,但分子链本身并未完全伸直。超倍热牵伸可使PE的分子链完全伸直并按纤维轴取向。 (2)冻胶纺丝——超倍热牵伸制备技术 将高分子聚合物在冻胶状态使大分子充分解缠,再纺丝,脱除溶剂,在高牵伸比下将冻胶丝进行热牵伸,获得高性能PE纤维。此方法称为冻胶纺丝——超倍热牵伸技术,其工艺流程见图。 (3)聚乙烯纤维的性能 (4)UHMW-PE纤维的应用与展望 UHMW-PE纤维在现代化战争和宇航、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通过物理交联或化学交联,提高PE聚合物的耐热性、耐磨性、抗蠕变性。 通过高能辐射,如用加速电子束和离子、X射线辐射进行辐照,使纤维分子链之间产生横向交联。经辐照的纤维与碳纤维、玻璃纤维或Kevlar纤维混杂,可以使复合材料有较好的耐热、耐磨和耐蠕变性。 由于纤维表面光滑,纤度较高,比表面积小;又由于PE大分子无极性基团,无化学活性,表面能低。因此,纤维与树脂之间润湿性差,并难以形成化学键结合。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改善它与聚合物基体的粘接性。 利用化学刻蚀或接枝、涂层和氧化方法,在纤维表面引入反应性基团,使之能与树脂基体分子的基团反应,增加表面能,可以改善纤维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 当高分子材料增强的主要方式出现在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