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尖头状三角洲 三角洲呈尖头状想海凸 出,岸线平直,沿岸发育沙嘴或沙堤,如下图: 多岛型三角洲 形态主要受潮流作用控制,汊流河口多成喇叭形,口门外有长条状潮流沙坝,如下图: 四、河流阶地地貌 1 、阶地 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过最大洪水位以上,形成分布于谷坡上的阶梯状地貌, 因它高出河漫滩,并以最大洪水也不能淹到而与后者区别开来。阶地由阶地面、阶地坡组成。 阶地面比较平坦; 阶地新坡,阶地面以下新坡,坡度较陡,是朝向河床急倾斜的陡阶。 阶地高度,一般指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 、阶地的成因 阶地原是河漫滩,后由于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或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河流重新下切,使河漫滩脱离了河流作用范围,成为谷坡的一部分。 (1)构造上升运动; (2)气候干湿变化; 当气候变干时,植被稀疏,泥沙增加,流量减少,河床发生大量堆积。 当气候变湿时,流量增大,下切力增强,河床被重新下蚀。 (3)侵蚀基准面下降。 3 、阶地类型 (1)侵蚀阶地:由基岩组成,阶面上少有零散冲积物; (2)基座阶地:上层为河流冲积物,下层为基岩或其它沉积物; (3)堆积阶地:堆积阶地由冲积物组成,河流下游多见; (4)埋藏阶地:一是早期地壳上升,形成多级阶地后地壳下降,发生堆积,形成埋藏阶地;二是地壳长期下降,不同时期的冲积物叠加之上形成一种假埋藏阶地。 五 、河口地貌与三角洲 河流入海的地区是河流与海洋或湖相互作用之处称为河口区。此区范围内一是淡水与咸水相互混合的水域,水体盐度在0.1%~30%的一种冲淡水混合水;二是河流动力与海洋动力相互交接过渡和相互作用地带,其范围是上界以洪季潮区界,下界在靠近河口的近岸地带。 1、三角湾是潮流作用很强和河流挟沙很少的河口,由于涨潮、退潮的河水和潮流,强烈冲刷河道,形成的喇叭形的河口湾,称三角湾。 2、三角洲是河口区堆积的平原,形态像希腊字母“Δ”,顶点向河流上游,底边靠海而得名。 1 )三角洲发育位置:发育于河口区,是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具体划分为三段: 近河口段:上界为潮区界,下界为枯水期咸水界 河口段:上界为枯水期咸水界,下界为洪水期盐水界 口外滨海段:上界为洪水期盐水界,下界为河流堆积前缘陡坎 2 )、三角洲形成条件: A、河流动力减弱 ; B、泥沙来源丰富 C、海洋动力比较弱 ; D、口外海滨区地势比较平坦,水深较浅。 3 )三角洲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A 河流入海,河水分散,河口前方冲刷形成深坑,冲刷物质在浅海形成心滩; B 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流速缓慢,河口形成沙嘴,水下斜坡形成沙坝; C 三角洲外缘向海伸展,内部形成小海湾、泻湖--沼泽低地--与河口沙嘴、堆积岛一起形成三角洲平原。 4 )三角洲的类型 A 扇形三角洲; B 鸟足形三角洲; C 尖头形三角洲; D 岛屿形三角洲; 三角洲沉积可分为:三角洲平原、三 角洲前缘 和 前三角洲 三带。如下图: 扇状三角洲 前缘受海浪作用,岸线圆 滑并基本上被沙堤和堡岛封闭,如下图: 鸟足状三角洲 多形成于汊流发育的弱潮河口,形如鸟足,因而岸线极曲折,如下图: 六、流水地貌的发育 1、地理循环论-戴维斯 ·构造、时间、和营力三者的函数关系; ·地理循环分为“风蚀循环”、“冰蚀循环”、“水(河流)蚀 循环”及“海蚀循环”等。 ·每种循环中,分为若干相对意义的发育阶段:幼年期、壮 年期和老年期。老年期地面被夷平,称之为“准平原”。 2、山坡发育理论-彭克--对戴维斯理论提出挑战 ·地貌是内外力同时相互作用的产物; · 分析具体方法是分析斜坡形态。斜坡形态有三种:凸形坡、凹形坡和直线形坡。 每种形态包含内外力关系:1)凸形表示地壳上升大于剥蚀作用;2)凹形坡表示剥蚀作用强于地壳上升;3)直线形坡则表示两者均等; ·如果地壳上升时快时慢,斜坡剖面形态变得复杂。 萨拉乌苏河的离堆山 * * * 第六章 河流地貌 地表流水来自大气降水 ――地表 ――蒸发 ――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停留地面渚积成湖 ――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向 低处流动,成为地表水 地表流水分为坡面片流、沟谷暴流和河谷流水(河流)三种,其特点是顺着地表的坡向流动。 河流流水是陆地表面最普通、最活跃的一种外力,在地貌形成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流水作用及其塑造的地貌分布十分广泛,所以这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