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类 1.按测距仪所使用的光源分:普通光源、红外光源、激光光源。 2.按传播时间t的测定方法分:脉冲法测距、相位法测距。 二、 测距原理 ??由于光传播速度 C 和调制频率 f 是已知的,所以光尺的长度u ? / 2 也是已知的,显然只要知道整尺段数 N 及余长比例数ΔN,距离D就可以确定了。 测量距离时采用 u1 10m, 和 u2 =1 000m测尺, 测量结果如下: 精测 结果 5. 785 m 粗测结果 38 ───── 仪器显示 385. 785 m 三、测距仪的使用: 1、常数预置 (1)设置棱镜常数(PRISM)。 一般:原配棱镜为零,国产棱镜多为-30mm。 (2)预置加常数。 由仪器检定单位给定。 (3)预置乘常数 由仪器检定单位给定。 2、施加气象改正 输入气温、气压仪器自动改正,或用有关公式计算出改正数后进行改正。 例题: 某台测距仪,测得AB两点的斜距=1578.567m,测量时的气压p=121.323 kPa,t=25°C,竖直角α=+15?30?00?;仪器加常数K=+2mm,乘常数R=+2.5×10-6,求AB的水平距离。 其气象改正公式为: Ka=(281.8- )×10-6 解:1.气象改正 ?D1=Ka×S′ = 281.8- ×1.578 567=62.3mm 2.加常数改正 ?D2=+2mm 3.乘常数改正 ?D 3=+2.5×S′ +2.5× 1.578567=+3.9mm 4.改正后斜距 S=S+?D1+?D 2+?D 3=1578.635 m 5.AB的水平距离D D=S×cosα=1578.635×cos15?30?00?=1521.221m 相位测量 要测量测距信号(U1)与参考信号(U2)之间的相位差Δφ 1)滤波:取出调制波(频率低)的信号 2)混频:把调制波信号与“本振”信号混合,经处理后可以得到频率更低(以便于更精确测量相位差),但相位依旧的差分信号 相位测量 3)把正弦波处理成方波 4)把U1和U2分别接在门电路的两个触发器上,U2负跳变时把与门打开,U1负跳变时把与门关闭。在门开启的这段时间内让计数脉冲通过,从而可以测得Δφ。 内光路 当内光路棱镜移到出光口时测量到内光路的“距离” 移开内光路棱镜后测量到外光路的“距离” 外光路“距离”减去内光路“距离”后才是需要测量的距离。 这是消除仪器系统误差的重要措施之一 4.4 全站仪简介 图形:正反方位角关系图及例题 棱镜与基座 1.观测前的准备工作 2.装电池 3.开机、定标 照准部水平方向旋转一周,望远镜绕横轴旋 转一周,即完成定标。 4.对中、整平 对中方法与经纬仪相同,通常采用光学对中。 整平可用水准管,也可用仪器的倾斜显示功能, 调节脚螺旋,使气泡(圆点)居中。 用图形显示或倾角 数字显示的转换键 仪器倾斜数字显示 仪器倾斜用角度表示,用脚螺旋调节两个方向 的倾斜角度为零,则纵轴铅垂。 图形显示或倾角 数字显示转换键 退出 已完成定标 角度测量 ◆水平方向置零功能:0 SET 竖盘读数 平盘读数 按键两次使平盘 读数为零 0 SET 0 SET ◆观测: (a)照准左目标点L,水平方向归零(0 SET); (b)精确照准右目标点R,显示水平角。 盘右同样测量 (a) (b) ◆距离类型选择和距离测量 二、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公式 n′ b h i a′ l ? D 由于视线与水准尺不垂直 n a 即 a′- b′≈ (a -b)cos? S b′ 4.2.2 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 4.2.3 视距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1.视距测量的误差 读数误差 垂直折光影响 视距尺倾斜所引起的误差 2. 注意事项 1 为减少垂直折光的影响,观测时应尽可能使视线离地面1m以上; 2 作业时,要将视距尺竖直,并尽量采用带有水准器的视距尺; 3 要严格测定视距常数,K值应在100±0.1之内,否则应加以改正; 4 视距尺一般应是厘米刻划的整体尺。如果使用塔尺,应注意检查各节尺的接头是否准确; 5 要在成像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电磁波测距: 用电磁波(光波或微波)作为载波传输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一种方法。 红外测距仪 一、概述 电磁波测距仪的优点: 1、测程远、精度高。 2、受地形限制少。 3、作业快、工作强度低。 §4.3 光电测距 3. 按发射目标分: 漫反射目标: 无合作目标 合作目标: 反射镜 有源反射器:同频载波应答机,非同频载波应答机等 §4-3 光电测距 短程光电测距仪:测程小于3公里,用于工程测量。 测距中误差一般为: ?(5mm+5ppm) 中程光电测距仪:测程为3~15公里,通常用于一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质地貌学》课件6.ppt
- 《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及步骤》课件实例5.ppt
- 《土木工程测量》课件第4章距离测量.ppt
- 《土木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ppt
- 3---基因表达调控.ppt
- 3月28建筑立面设计1.ppt
- 3章胶带输送机.ppt
- 4现代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ppt
- 5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第五章.ppt
- 6-WO104C1WCDMA无线网络规划站点勘查-71.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