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二节帕金森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常用治疗药物有: 抗胆碱能药 多巴胺能药 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 金刚烷胺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小 结 谢谢! 临床医学概要 临床医学概要 临床医学概要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二节 帕金森病 学习目标与要求 掌握: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熟悉:辅助检查、诊断要点。 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预后。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难点: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概 述 锥体外系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中年以后发病。 主要表现: 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 流行病学 国内资料: 65岁以上患病率1700/10万,其中40%~70%未诊断。 随年龄患病率增高。 男性略多于女性。 病因及发病机制 原发性:慢性进行变性,病因不明 年龄老化: 生理性DA神经元退变, 是PD的促发因素。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某些工业化学品与PD 发病有关 。 家族遗传: 约10%有家族史。 继发性(帕金森氏综合征) 有明确病因:如脑血管病、药源性 中毒、脑炎、脑外伤 、脑肿瘤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 PD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多种发病机制参与。 病因及发病机制 黑质DA能神经元死亡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临床症状 生理老化 DA抑制-ACh兴奋平衡失调 黑质神经细胞变性 导致多巴胺缺乏是本病病理化学改变的关键。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在50岁以后,3/4患者起病于50~60岁, 有家族史者起病年龄较轻。 1. 静止性震颤 2. 肌强直 3. 运动迟缓 4. 姿势步态异常 (一)静止性震颤-首发症状 静止状态出现,随意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情绪紧张时加剧。 “搓丸样” 动作。 临床表现 (二)肌强直 1、均匀一致的阻抗而称为铅管样强直,如伴有震颤则其阻抗有断续的停顿感,称齿轮样强直。 临床表现 2、面肌张力增高,表情呆板呈面具脸。 3、吞咽肌及构音肌强直致吞咽不利、流涎及语音低沉单调。 临床表现 (三)运动迟缓 1、随意运动始动困难,运动减少,动作缓慢 。 2、精细动作困难。 3、“小字症” 、“冻结发作”。 临床表现 (四)姿势步态异常 1、慌张步态 走路缓慢,步伐碎小,脚几乎不能离地,行走失去重心,往往越走越快呈前冲状,不能即时停步。 临床表现 2、站立呈低头屈背、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及膝关节略为弯曲的特有姿势。 临床表现 (五)其他症状 1、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汗液、唾液及皮脂分泌过多。 顽固性便泌 。 2、精神症状和智能障碍: 抑郁多见。 智能缺陷,严重时痴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1、血及脑脊液常规检查无异常 。 2、CT、MRI检查也无特征性所见 3、放射性核素检测可显示PD患者脑内DA递质合成减少 。 4、基因检测。 诊断要点 1、中老年发病,缓慢进展。 2、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四个主要症状重至少具备两项,前两项至少具备其中之一,症状不对称。 3、左旋多巴治疗有效。 治疗要点 以药物治疗为主, 辅以手术治疗、康复训练、 心理疏导与治疗; 同时加强护理。 治疗要点 (一)药物治疗要点 提高脑内多巴胺含量及其作用,降低乙酰胆碱的活力,缓解症状,但不能阻止病变的自然进展。 治疗要点 1、抗胆碱能药: 抑制乙酰胆碱活性,相应提高脑内多巴胺效应和调整纹体内递质平衡。 适用于早期轻症治疗和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 常用药物:安坦。 治疗要点 2、多巴胺能药: 可改善帕金森病所有临床症状,对运动减少有特殊疗效 。 左旋多巴是目前控制症状最有效的药物。 治疗要点 复方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与脑外脱羧酶抑制剂的混合制剂,可减少左旋多巴的脑外脱羧,增加进入脑内,减轻左旋多巴的周围性副作用 。 常用药物:美多巴、息宁控释片。 治疗要点 副作用: 周围性:恶心、呕吐、厌食、腹痛、心悸、心律不齐、位置性低血压、尿失禁或尿潴留、血尿素氮增高等。 中枢性:失眠、抑郁、幻觉等;舞蹈、手足徐动样动作、运动症状波动、开关现象等。 治疗要点 3、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 直接作用于纹状体上多巴胺受体 溴隐亭:能选择地作用于D2受体。 协良行:选择性地激活D1和D2受体。 治疗要点 4、金刚烷胺: 加强突触前合成和释放多巴胺; 减少多巴胺的重吸收。 5、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 具有轻度改善症状作用; 常用药有思吉宁。 治疗要点 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单独使用无效 与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合用可增强后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