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陵区小麦抽穗异常偏重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docVIP

召陵区小麦抽穗异常偏重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召陵区小麦抽穗异常偏重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doc

召陵区小麦抽穗异常偏重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漯河市召陵区地处河南省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是河南省小麦主产区,常年种植小麦37万亩左右,占召陵区耕地面积的90%以上。近年来,由于受小麦品种的盲目引进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以及立春后冷暖气候骤变、除草剂使用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农事管理粗放等影响,小麦抽穗出现异常,对全区夏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抽穗异常成为小麦增产增收的一大“杀手”。为解决2013年小麦抽穗异常偏重发生的难题,预防和减轻抽穗异常的为害,召陵区农林局组织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查阅有关资料,基本摸清了该异常现象的发生特点、症状和原因,并提出较为有效的防治对策。 一、症状表现 小麦抽穗异常的症状表现:一是幼穗干死于旗叶鞘内而不能抽出;二是穗轴伸长受阻,上端小穗紧密排列,形成一个疙瘩,俗称大头穗;三是部分小穗发育结实,其余发育不完整,形成半截穗;四是小穗全部发白枯死或只有穗轴,无颖壳或子房死亡,穗完好透明,形成无籽粒的穗,俗称哑巴穗。 二、偏重发生的原因 1. 由冻害造成 小麦完成春化阶段发育后,抗寒能力降低,完全失去抗御0℃以下低温的能力,当寒潮来临时,地表层温度骤降到0℃以下,易发生冻害。尤其是立春以后的3~4月,小麦进入拔节期和孕穗挑旗期,处于含水量较多、组织幼嫩时期,对低温特别敏感,表现为延迟抽穗或抽出空颖白穗,或麦穗中部小穗空瘪,仅有部分结实,严重影响产量。2013年是召陵区小麦抽穗异常最严重的一年,其主要原因是倒春寒天气影响。2013年4月份先后出现了两次较为明显的霜冻天气和最低气温降至1℃的倒春寒天气:第一次是4月8~9日,最低气温为2~3℃,北风3~4级;第二次是19~20日,最低气温为1~2℃,小雨夹着冰雹,北风3~4级,有轻霜冻。此时,小麦正处于小穗的雌雄蕊分化期,导致半截穗、哑巴穗,甚至不抽穗的异常现象发生。 2. 由品种不适宜造成 按照小麦发育理论,从纬度、气候条件相近地区引种容易成功,否则有可能失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引进南方品种易造成大面积冻害死苗或抽穗异常,引进北方品种易造成延迟成熟甚至不抽穗。近年来,我区小麦品种参差不齐,品种混杂,盲目引种,没有经过严格适应性试验的稀有品种仍有一定的播种面积,这也是造成小麦抽穗异常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3. 由土壤干旱造成 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时期,一般情况下此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25%~30%,因此,重点浇好小麦拔节水和孕穗水对其正常抽穗非常重要。2013年3~4月份降雨总量为17.5毫米(其中3月份降雨5.2毫米、4月份12.3毫米),比往年的50.8毫米减少约2/3,田间墒情较差,加上大多数农民受多次小降雨的影响,靠天等雨现象尤为严重,致使小麦幼穗的小花分化期——四分体形成期水分供应不足,导致不抽穗、半截穗、大头穗和哑巴穗等异常抽穗现象发生。 4. 由除草剂药害造成 小麦拔节后正处于幼穗分化期,对除草剂比较敏感,易发生药害,轻者减产,重者抽穗异常。2013年由于冬前干旱、温度低,化学除草面积较小,立春后气温回升慢,杂草量较大,农民推迟化除时间,并加大除草剂用量或重复喷药等不正当操作也会造成抽穗异常。 5. 由病虫为害造成 由于近年来种子调运频繁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小麦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其中造成小麦抽穗异常的病虫害主要有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赤霉病、麦蚜等。 ①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在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厘米以下产生黑膏药状病斑,轻者造成枯白穗,重者不抽穗或全株死亡。 ②小麦根腐病。俗称死穗病、白穗病,主要为害根部和茎部,造成颖壳、穗轴和小穗梗变色,重者造成不抽穗、小穗枯死、半截穗或哑巴穗等现象。 ③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属于土传性病害,感病麦株因输导组织受损而枯死,形成枯白穗或不抽穗。 ④小麦赤霉病。主要为害穗部,造成穗腐,病菌首先侵染花药,其次是颖片内侧壁,通常1个麦穗的小穗先发病,然后扩展到穗轴,进而使其上部其他小穗枯死而不能结实,湿度大时后期病部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 ⑤麦蚜。麦蚜又名腻虫,在小麦苗期和穗期都能发生,多集中在茎、叶和穗部刺吸为害,并排泄蜜露,影响植株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造成麦株枯死不抽穗或灌浆不足,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引起严重减产。 三、防治对策 1. 科学管理,积极预防倒春寒 召陵区常年春季干旱,大风天气较多,气温变化起伏异常,倒春寒天气频繁发生。针对以上气候特点,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及时浇好越冬水、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二是因地制宜选用适宜品种,适期播种,改氮肥全部底肥“一炮轰”为底肥与追肥相结合。三是对旺长麦田的麦苗适度抑制其生长,避免过早拔节而降低抗寒能力。四是根据天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