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例教学法在工科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oc
反例教学法在工科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 现阶段我国高校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的多元特色教育模式,我校近年探索“721”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有了一定的成果。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也是许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大学老师正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在指导青年教师授课及工科数学教学中运用反例法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 工科数学 反例教学法 教学实例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use of counter-examples Teaching
Method in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XIONG Shuyan
(School of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stage under the mode of multiple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our school in recent years to explore 721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with certain achievements.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is also a lot of work in a line of university teacher is teaching and research topic. The author combines his engineering in guiding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and mathematics teaching, some experiences of using counterexample method, to discuss with you here.
Key words instance of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counter-example;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0 引言
数学中的反例,是相对于数学命题而言的具体的实际的例子,通常指数学命题不成立的例子。它是反驳与纠正错误的一种方法,其实也算是一种反证法。调查发现,目前大学数学教材中很少有反例,某些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的原因是太过程式化、老套及千篇一律,通常是照着教材讲完定义讲性质,然后再讲定理,最后举几个正面例子,学生表面上掌握了知识,可心中却有一些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其实一些老师也不愿意这样做,想改变教学方式及方法,但我们的教材的编写长期以来就是如此,使一些老师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一般当一个数学问题提出后,它面临着两种抉择:一是根据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推证命题成立;一是从一些迹象判断该命题不成立,然后寻求一个满足命题的条件,但使结论不成立的例证,从而否定这个命题,后者即为通常所说的反例。正如美国学者B.R.盖尔鲍姆等人所指出的:“一个数学问题用一个反例予以解决,给人的刺激犹如一出好的戏剧”。①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反例”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理解反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反例教学法,应该引起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的重视。
1 教学案例及体会
1.1 巧借反例指点相近易混概念迷津
极限概念教学一直以来是工科数学老师最头痛的事,很多老师以为自己在讲台上条理清晰、头头是道,但学生的反映通常是一知半解。比如无穷大量与无界量,有的老师对学生解释说:无穷大量就是绝对值无限增大的量,无界量就是你无法找到一个有界的范围可以将它包含在其中,听起来都对,可是学生却无法区分两者的不同,时间一长更容易混淆,根据定义学生一般会明白无穷大量必为无界量;但无界量不一定是无穷大量,老师通常却不怎么好解释。为此,可构造反例:函数 = 显然是(,)上的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