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走向高,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附录五
附录五 文学常识
18.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体裁是指文章的体例样式,亦即文章的体裁类别。
1.散文
(1)古代散文。
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几种文体:
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主要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侧重于借景抒情,而于结尾处又往往发一点议论。经历了骚赋(战国)、辞赋(汉)、骈赋(魏晋)、律赋(唐)、文赋(宋)等发展过程。教材选有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论。一种论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作者常用来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从根本上考察、探讨,辨是非,别真伪,澄清对错。其中援事引例,引经据典,或论其事实,或批驳谬误,语言富有论辩力,逻辑性强,又颇具文采。教材选有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等。
说。是阐明事理、问题的义理文,有的侧重于议论,如《师说》《捕蛇者说》;有的侧重于记叙,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书序。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写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一般写在书籍或诗文前面,列于书后的称“跋”或“后序”。教材中有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等。
赠序。古代送别,长者或尊者写诗文赠送给下辈,称为赠序。内容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例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奏议文。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类文章。它包括疏、表、对策、议对、封事等。疏,为分条陈述的奏章,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对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箴铭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以自勉的文章。这类文章,内容深刻、精警,多有启迪、醒人之作用,语言雕琢、精练,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哀祭文。古代悼词和祭文,是哀悼死者、追怀生前、表示悲伤之意的文章。祭文要在设祭时读,内容伤惋,言辞凄切,感情沉重,用语质朴凝练。如选作教材的袁枚的《祭妹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等。
杂记文。是除传记、碑志文以外的所有记叙文章,它内容较广,有人物逸事、山川草木自然之景以及文化名胜古迹、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社会风俗杂谈、读书杂记等。这类文章手法灵活,构思巧妙,形式多样,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2)现代散文。
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真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现代散文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指取材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神不散”主要是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方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等。
2.小说
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阶 段 形 式 时 代 代表作品 酝酿、萌生 寓言、神话 先秦
两汉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初具规模 笔记小说
(志人、志怪) 魏晋
南北朝 《搜神记》
《博物志》 成熟 传 奇 唐 《柳毅传》 发展 话 本 宋 《快嘴李翠莲》
《莺莺传》 继续发展 拟话本 明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顶峰 章回小说 明
清 《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 我国古代小说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小说环境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情节发展等。
小说的分类:
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传奇小说、言情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章回体、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
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3.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这里讲的戏剧实际是指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含潜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中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