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复习考试指导精要.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复习考试指导 第一部分 关于期末考试的说明 关于本次考试的形式: 本次考试为开卷,时间为90分钟,在考场内完成纸质考试。 考试题型: 本次考试是主观题,试题类型为作品分析题。 试题分布: 作品分析题100分,一道题,二选一。 作品分析题要求: 熟读教材中所选小说,重点阅读《春之声》、《故里三陈》、《棋王》、《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了解作家的创作特点、创作风格,熟悉作品的具体情节。 考试时是在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但如果仅仅照抄参考资料中的观点和内容,没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不能得高分。分析文字不得少于800字。 审题很重要,先审题,再动笔《春之声》《春之声》题名:(1)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2)指季节上的春天即将到来;(3)指我们国家的春天即将到来;(4)指主人公及作者自己的春天即将到来。 《春之声》结构: 《春之声》结构主人公岳之峰,由大量感官印象,触发起种种联想,这联想是活泼的、跳跃的、时空颠倒交错的,构成他在历史转折时期的思绪飞扬的心理图景。3.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   主人公岳之峰,在一个闷罐子车的小空间里联想着世界的大空间,在一个半 明半暗、嘈杂拥挤的环境里,联想着一个现代文明世界,在时来运转的时候联想 着昔日的命运多艰的日月。这小与大、嘈杂拥挤与现代文明、几十年的坎坷多艰 与一旦时来运转,两者之间的不对称,在他心理上造成一种张力,一种躁动不安 的张力,这种心理张力直接诉诸读者的感觉,产生比较复杂的艺术触动,因而在 心理上与读者产生共鸣。 4. 主人公岳之峰及其出现的意义   王蒙小说世界中人物形象系列,出现最多的是一个饱经沧桑坎坷平生的人物,如:岳之峰,《布礼》中的钟亦成,《蝴蝶》中的张思远等。这些形象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物的多面立体组合,也可以看做是王蒙小说世界中的中心人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人物?   联系作家的生活基础和他联系的社会层来考虑:八千里和三十年,充满了风云变幻坎坷多艰的内涵,数量与质量的堆积、结晶,聚成了这个饱经沧桑的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的经历和他接近的社会层的一个投影,常常随着作家自己的笔游动。   这也是一个见事的人物,在他身上凝聚着多层社会矛盾,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地位低下,“文革”十年又遭受惨重的打击,他们既能从下层感受到真正的痛楚,又能从哲学上审视和思考现实;既有思辨的明察,又不足以成为斗士;既能看到时事的底里,又不得不委曲求全;既有精神负担,又有自省、自责和自励。这个人物的灵魂是矛盾的复合体,岳之峰表现了一个在往昔与今日杂乱的情绪中躁动不安的灵魂。 5. 《春之声》的基本结构是主人公的“意识流”。试选取不同的段落,分析连接主人公跳跃性思维的线索。 整篇小说围绕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从X城开往N地的“闷罐子车”上两个多小时的所见所感所想,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主题是辞旧迎新,反映拨乱反正后出现的勃勃生机。全文以主人公的联想、回忆、闪念来组织素材,从而形成了“放射状”的结构特点,使文本打破了时空界线,过去和现在,季节上的春天与改革的春天,心理时空与物理时空,中国和外国,城市和乡村,都随着主人公的意识而跳跃变化。这使小说具有了现代主义的色彩。如第一段的意识变化:先由墙上的月光联想到了童年的摇篮,再由摇篮联想到童年和小伙伴一起游泳的生活,又从童年的流逝中联想到逝去的母亲和衰老的父亲,由月光而生联想,由列车的摇晃而发生意象的跳跃,从中可见人物的思维线索。再如第五段中,人物先由旱烟的辣味想到针灸手术,接着从烟味和方言想到南瓜的香味,从车厢里联想到了车厢外火车站卖的南瓜以及各种各样的水果,又从柿饼的香味中联想到了乡亲们携带的绿豆的香味,由绿豆想到兔子,由兔子想到故乡的原野以及原野上的一切,从中秋的月夜想到银灰色的狐狸。其它段落都有表现,不仅在一段之中,段与段之间更是具有跳跃、链接。总之,意识流的写法以心理为轴心,以外界的各种刺激为联想的触发点,或对立思维,或相关思维,共同组成了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意义。与西方意识流相比较,中国的意识流更多一种潜在的理性,有收有放,中心始终明确;而西方的意识流更多无意识与非理性,跳跃的幅度更大、更广,甚至读者较难把握其思维的线索。 二、《故里三陈》(《故里三陈·陈四》)。“气氛即人”是汪曾祺的美学主张。小说从营造“气氛”的总体观照起笔来写人,把淳朴的民风民俗,作家的真情实感和在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成的人性美融合为一,创造出一种诗化的抒情艺术境界,把人物描写放到这个总体“气氛”中去作为其有机部分进行创造。对三个人物都是从“我们那地方”(或“我们那个城里”、“我们县的人”)写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