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俯视”、“平视”、“仰视”的角度浅谈三种不同的儿童世界观和道德的培养.doc
用“俯视”、“平视”、“仰视”的角度浅谈三种不同的儿童世界观和道德的培养 [摘要]家长是孩子自然的监护人,因此,他们总是强者;而孩子诞生时都很弱小,他们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他们总是弱者。成年人包括孩子的父母,往往没有意识到孩子有强烈的尊严感,他们常常无意识地表现出对孩子的蔑视,居高一临下地跟孩子讲话,“俯视”孩子,导致孩子产生很强的自卑感。许多父母总是认为孩子是“无知的”、“坏的”,需要不断地教训和纠正。他们常常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控制的对象或者当成工具、玩具,一定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关键词]儿童,家长,教育方法,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97—01 中国的传统文化宣扬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很少提倡双方的尊重。封建社会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其中,“父为子纲”,“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以及“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已深深地根植在许多家长的潜意识中。家庭暴力常有发生。父母常对孩子说:“我是爱你的”。以它为借口,许多父母可以不顾及孩子的感觉、伤害孩子而自认无罪(“非爱行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的直接后果是摧毁了孩子的自信。幼年时期的暴力事件对儿童的一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甚至酿成了许多家庭悲剧! 我国一些优秀的儿童工作者,如周弘、卢勤、孙云晓等,从实践中总结出“站在同一高度,和孩子平视”的观念——“一定要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视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这是尊重孩子的具体表现,因为“儿童是人,是独立存在的人”。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孩子的生命是为了本身的目的而存在,父母只是陪着孩子走一段路程而已。当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时,父母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而不是上帝的角色。这种做法传递给孩子的是:父母相信孩子具有相当的智慧,能够解决出现在他面前的问题,只是他还需要父母的一点点鼓励和支持而已。两代人形成了平等交谈、相互沟通的习惯,障碍自会排除,隔膜自能打破。 更为先进的理念是“仰视你的孩子!”蒙台梭利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未知力量的拥有者,右脑是人的祖先脑,右脑储存着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每个孩子都是不平凡的,能把人类上千年甚至几亿年的生命进化,在10个月的时间里,借助母亲的子宫重新演绎一次”;天赋潜能——“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孩子出生来到这个世界99.99%都是聪慧的,尤其现在信息社会的发达,使得孩子有了更陕的发育,人们总是在用“小人精”、“小大人”来形容他们,可爱而天真。 但许多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总存在误区,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智力开发,忽略了品行道德的培养,更确切地说,大人没有起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作用,反而把成人世界的许多不道德的思想行为传给他们幼小的心灵。 一个孩子和奶奶出来玩,走在街上,奶奶和别人聊天,这个不满两岁的孩子看见路上有张纸,就蹲下把纸捡起来放到旁边的垃圾箱里。多可爱的孩子!但他的奶奶却大呼小叫的说:宝贝,你捡它干嘛,把手弄脏了吧,以后不许捡地上的东西,该得传染病了。孩子的这个行为一定是有人教他的,但一定不是他的奶奶。孩子的行为非但得不到表扬反而被训斥,孩子以后就会逐渐变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其实这个奶奶一定要表扬孩子,然后再告诉他捡完东西一定要注意洗手,脏手就不要乱摸。 在小区里家长带着孩子散步游玩,经常有家长让孩子在小区的绿地里或甬道边便溺。家就在旁边,为什么不到家里去呢?为什么要随地大小便而破坏小区的环境呢?这就是家长自私自利的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孩子长大了可能就会做出在路边开开车门就小便的恶劣行为。 孩子是一张白纸,当他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那一霎那,就开始辨别是非好坏,我们做家长的一定时时刻刻注意我们自身的行为,检点自己行为表现,把真善美教给孩子,让孩子从小有鉴别好坏的能力,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天中教给他责任感、教给他爱心。 孩子在玩玩具或者看书,当结束时,一定让孩子自己把东西收好,东西放在一定的地方,任何人不包办代替,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无论看见谁,都要培养他打招呼的习惯。在家父母回来,爷爷奶奶来都要叫,出门看见认识的人也要叫,形成习惯礼貌就成自然了。如果在家谁都不叫,谁来了他都不看,出门打死他都不会叫别人,如果这时大人再缓解尴尬的局面:我们孩子认生。那以后孩子就更不懂得礼貌是什么了。 我看见一个不满两岁的小孩,他在楼道里看见一个陌生的小女孩,擦肩而过时他说:小妹妹,你好。周围的人都在夸赞他:哇,你好绅士呀! 一个孩子有礼貌,有爱心,会人际交往,有公共道德,有责任感,这些事是将来孩子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不可缺少的好品质。如果家长只重视智力开发,一味的教识字、教数学、学英语、琴棋书画,不重视道德的培养,那再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