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谷歌欲领智能眼镜风骚 可穿戴设备迎来枭雄混战.doc
谷歌欲领智能眼镜风骚 可穿戴设备迎来枭雄混战
谷歌立志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再现智能手机市场的辉煌。
据外媒报道,谷歌日前发布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可穿戴版本——Android Wear,希望继谷歌眼镜(Google Glasses)之后,在时下炙手可热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再添一把柴。
Android Wear最初将被应用于智能手表中,其最主要的功能将是增强用户与外界的联系,而非扮演智能手机助手的角色。同智能手机的Android平台一样,Android Wear也是开放的平台,允许应用程序开发商为智能表打造第三方软件。利用Android Wear,人们将可以通过声音来查阅资料、向朋友发送简讯、控制音乐,甚至开启自家车库,也可查询运动后燃烧多少卡路里。
Android Wear一发布就吸引了众多的设备厂商,LG和摩托罗拉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自己的基于该平台的智能手表研发项目,并表示对应的产品将会在今夏上市。华硕和HTC随后也明确表示了跟进的态度。就连时尚品牌Fossil也出现在Android Wear的合作厂商名单之中。
自谷歌眼镜(Google Glasses)在2012年6月的Google I/O开发者大会上对外亮相后,可穿戴设备就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去年7月,“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将其视为下一个最值得投资的热门领域。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各方都虎视眈眈,而此次谷歌发力智能手表,其对于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野心昭然若揭。但是,在这块还未诞生寡头的领域,苹果、高通、三星、索尼和LG等巨头企业都在小心试探。其中最为激进者三星公司,去年9月率先在全球发布智能手表Galaxy Gear后,今年初又推出第二代产品。
还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外界早就盛传苹果公司有意推出智能手表iWatch,并不时有所谓的“间谍照”在网上流传,但这家传奇公司始终态度不甚明朗,其意图不为外界了解。
群起而“攻”之
智能手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IBM在这一年和西铁城联手推出了一款基于Linux的智能手表WatchPad。WatchPad配备了一块分辨率为320×240的黑白屏幕,支持蓝牙连接,当时极其有远见的IBM还为WatchPad配备了指纹识别传感器,希望未来能够用于个人身份验证和非现金支付。不过可惜的是,WatchPad最终未能上市。
另一位较早有志于智能手表的大腕是微软,它在2004年推出了一款自成体系的单机设备SPOT手表。当年,身为微软董事长的比尔·盖茨对其相当有信心:“这款手表十分神奇,带有数字显示屏,还可以实时在线并传送即时信息,显示诸如预约排程、电话号码及天气预报等简短资讯的功能。”然而,SPOT手表高达800美元的售价吓跑了一般消费者,4年后,该产品停产。
而真正让普罗大众对智能手表产生浓厚兴趣的则要归功于苹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苹果智能手表iWatch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也让媒体千方百计从各种蛛丝马迹去追寻iWatch的消息。不过直到现在,苹果依然没有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iWatch仍然不见踪影。虽然如此,智能手表的概念却逐渐深入人心,也让可穿戴设备市场提前出现。
眼见苹果迟迟没有动静,三星按捺不住了。2013年9月,三星抢先发布了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表Galaxy Gear,不过,其销量却并不能令人满意。但三星并未打退堂鼓,在今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14)展上,三星推出了2代产品Gear2。与一代产品不同的是,三星这次在智能手表中搭载了自家的Tizen操作系统。尽管三星再接再厉,希望抢在苹果前面打开智能手表的局面,但Gear外形设计缺乏亮点、待机时间超短、应用少、使用不流畅等硬伤,从其一诞生就被用户广为诟病。
在国内,众多厂商也跟风推出了智能手表。土曼科技曾凭借投资人游戏研发商蓝港在线CEO王峰的微信朋友圈营销让自己的智能手机吸引了众多的关注,然而,如震动马达失灵、无法定位等功能上的天生缺陷,招致了用户的广泛质疑。盛大旗下的果壳电子也推出过智能手表,除了2000元的高昂定价让人咋舌之外,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也难以赢得用户芳心。
依然是生态系统之战
尽管可穿戴设备产品到目前为止算不上成功,不过市场对其前景却是相当乐观。
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预测,2014年智能可穿戴产品市场会达到15亿美元,瑞士信贷则预计这一市场规模在2017年将增至500亿美元。而智能手表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最先开发产品之一,根据市场研究公司BI Intelligence最近发表报告,2018年全球出货量将达9160万块,按每块智能手表价格约为100美元计算,届时智能手表市场规模将达92亿美元。
对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