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屈原的流浪、追寻及回归意识.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屈原的流浪、追寻及回归意识.doc

论屈原的流浪、追寻及回归意识   作者简介:黄萍萍(1988-),女,苗族,湖南泸溪人,学生,文学硕士,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摘要:屈原作为一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逐臣,在遭遇仕途不遇、“谗人间之”及君王“悔遁有他”后,不得不踏上流浪困顿的羁旅生涯,在其诗作中,无不流露着流浪、追寻以及回归意识。   关键词:屈原;流浪;追寻;回归   一、奔走逐臣   1、流浪奔走意识   流浪在文学形象中,往往带有浪漫色彩,自由不受拘束的意味。屈原作品里,流浪更多地用来指向精神层面,成为屈原排遣内心忧愁的一种特殊诉求。他并非漫无目的的遨游,而是始终关心楚国命运。屈子的流放,是一条被迫无奈之路,更是伟大诗人内心对楚国“欲留不能”、“欲去不忍”的心灵选择。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齐怒。”(《离骚》)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离骚》)   屈原以他那坚定不移,惟我独醒的情操以及“苏世独立,横而不流”①的人格卓越于后世。“深固难徙,更壹志兮。”②屈原自疏浊淖,洁净蝉蜕,却落得“谗人间之”、君王“悔遁有他”的下场。屈子之放,“不是愤懑彷徨的四处流浪,而是九死不悔的爱国苦旅。”③在充分认识到现实不可逆转后,诗人只好选择“远逝自疏”。一方面是对志不同道不合之众小人之否定;另一方面说是诗人的价值选择,他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清醒卓绝的处世立场。《远游》篇中,“悲世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屈原企图把远游当作暂别人生痛苦的手段,其实是“对环境的反抗、对美好世界的追寻,流浪能使屈原的‘精神专注而有所寄托’。”④   2、广阔的时空、年岁意识   从《离骚》到《九章》,大致可以看出诗人渐变的一个心理过程。《离骚》中,尽管有对君王不点名的批评,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泄愤的一种途径,这样理解的屈子,更为逼真,也为符合一个逐臣的心理。《九章》更像一组纪行诗,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内,诗人历经了时序的更迭,时空交错,更能体现一个逐臣的心理在时空下的变化。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抽思》)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怀沙》)   另外,屈原作品透露着较为强烈的“年岁”意识: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远游》   强烈的时序意识,不只是屈子足迹所至现实时岁的一个客观记载,更是透露了诗人历经疏远、流放、困厄、孤独所体悟到的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年岁意识,是一种在广阔时空下不被人理解而生发的深深的孤独与弃掷感。   二、上下求索的迁客   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⑤深得怀王的信任,怀抱着“美政”的理想,上下求索。在无力改变的现实面前,他只有让精神随着身体的“远游”来暂别忧愁。这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位移,更是诗人作为一介孤臣努力寻找的理想国度: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以德惠民等等。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马。”(《离骚》)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离骚》)   此外,屈原的遨游有两组人物,一组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他们都是历史上的贤臣明君,如繇咎、接舆、伍子胥、彭咸、吕望、介子推、伯夷、汤禹、尧舜等等。   “望三五以为象兮,指彭咸以为仪。”(《抽思》)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悲回风》)   “行比伯夷,置以为象兮。”(《橘颂》)   另一组人物是传说中的仙界神灵,如太阳神(羲和)、云神(丰隆)、西方之神(西皇、)水神(阳候)、雷神(雷师)、风神(飞廉)等等。在历史与神话交织中,屈原的精神遨游可以说达到了极致。也正是在这样的幻象世界中,诗人方能暂别内心的郁结苦闷。   三、回归意识   屈原虽遭流放,却时刻不忘郢都,甚至在行进的过程中,由于思念之重、郁结之深而不得释怀,干脆一口气登到山顶眺望郢都,姑且舒缓一下自己的情绪。强烈的画面感,把屈子因思念之重而几近癫狂的心态叙写得淋漓尽致。《哀郢》虽不是屈原的绝笔,毕竟也是流放9年后所作。它用追叙之笔,极尽笔墨,融回忆、现实于一体,回忆中掺杂了现实的恍惚茫然,现实中又交错着回忆与历史的厚重。   “发郢都而去闾兮,荒忽其焉极。”《哀郢》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哀郢》   “更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登高不悦,入下不能,言不能与世浮沉也。”诗人无人理解的孤独与登高入下皆不能的生存困境,却选择“茕茕南行”,“狂顾南行”,以期距郢都的空间距离近一点。《九章》的前几篇对君王仍有希冀:“荃”、“美人”、“灵修”,至《惜往日》,首次出现了“庸君”这样点名式的批判,这样的破口大骂,实为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