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帝俯瞰”和“凡人目光”的三大区别.doc
“上帝俯瞰”和“凡人目光”的三大区别 叙述角度也称视角,是指叙述者与叙事文本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通俗地说,就是叙述者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并传递有关事件的信息。叙述角度是小说叙述的一个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从19世纪以来,叙述角度一直成为西方文艺理论关注的艺术技巧之一。一般认为,叙述角度可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通常采用“上帝俯瞰”的方式叙述故事。叙述者通晓所有需要被认知的人物和事件,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超越时空,从一个人物转到另一个人物,按照他的选择,传达(或掩饰)人物的言语行动。他不仅熟知人物的公开言行,而且对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机也了如指掌。
有限视角一般采用“凡人目光”来叙述故事。叙述者所表现的仅仅是某个人物所看到的,他好像站在这个人物的身边,通过这个人物的眼睛来看待故事里的其他人物和事件。
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叙述者对故事内容知晓的程度不同
传统小说比较喜欢使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在这样的叙述方式中,叙述者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事件的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如《桥边的老人》第1段: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在这段文字中,叙述者以“上帝俯瞰”的方式,对河边的人和物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在叙述者看来,他仿佛了解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物。
而现代小说,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在叙述上逐渐采用有限视角。叙述者往往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在《桥边的老人》中,叙述者和人物是重叠的,“我”既是故事的讲述人,也是故事中的人物,“我”完全以自己的世界观和立场出发叙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所知道的,和人物所知道的,是一样的多。如《桥边的老人》第2~4段: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在这段文字中,叙述者的眼睛又变成了“凡人目光”。在他的观察中,“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老人还在原处”,似乎与上面“上帝俯瞰”的内容差不多,但一句“你从哪儿来?”充分说明了他视野的局限性。如换成“上帝俯瞰”,“我”一定不会问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全知全能的,知道“他”从哪里来。
有限视角的另一种情况是,叙述者知道的甚至比人物知道的还要少。即叙述者完全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人物的外部对话和行动来展开故事,他显然是要等人物行动之后,才能和读者一起判断出事情的发展。这类情况,在悬疑推理小说中比较常见。当然,视角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二、叙述人称有所不同
全知视角一般选用第三人称。因为选用第三人称,不但有利于叙事者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而且更有利于他从全局来合理安排故事中的人或事,介绍一般情况下人类可能并不知道的其他事情。如教材第七单元《山羊兹拉特》中的第4段:
在阿隆给山羊套上绳索时,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可兹拉特还是像往常一样显得那么温驯那么可亲。它舔着阿隆的手,摇晃着它下巴上那小撮白胡子。兹拦特对主人充满信任。它知道,主人每天喂它,从不伤害它。
在这段文字中,由于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者不但知道阿隆和山羊“兹拉特”告别时的情形,而且还知道兹拉特的内心活动。
而有限视角一般选用第一人称(有时也采用第三人称)。当使用第一人称时,由于叙事者是故事中的人物,他是以站在故事内部参与者的角度来讲述故事的,因而他就不可能知道除他能观察到之外的人和事。如《桥边的老人》第11段: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这里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者“我”的视角受到限制,“我”只能“寻思”,无法对“敌人”的动静全然知晓。
三、叙述者对故事中人物的态度不同
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叙述者走到前台,对人物进行评头论足,进行道德批判和情感判断。而有限视角则受到叙述者身份的限制,更多的是客观描写。如《桥边的老人》中的“我”,只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对故事中的人和事发表议论或者流露情感。小说第1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只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的心理测试及疏导.doc
- 8种“难吃”的食物更养人.doc
- 90后小姑子来了.doc
- A Class of Weighted Weibull Distributions and Its Properties.doc
- A Coding and Automatic Error―Correction Circuit Based on the Five―Particle Entangled State.doc
- A Parallel Platform for Web Text Mining.doc
- A4白纸上玩创意.doc
- Alternative,不一样的选择!.doc
- AMIRA: 全新纪录片风格摄影机完美的拍摄工具.doc
- An Analysis of Stanley Kowalski's Charac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doc
最近下载
- 陕西省中职职高单招英语考纲词汇表.docx VIP
- 广州市托育机构星级服务评估必达条件、评估标准、家长调查问卷、分级评估申报表、意见书.docx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恒生校招测试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IEC 60664-1-2020+cor1-2020中文版完整版.docx
- ZE-C300(V2)化学需氧量在线分析仪用户手册V2.0.pdf VIP
- 教学课件 地址数据处理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ppt VIP
- 字体侵权法务培训.pptx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423.16-2022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和导则:长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