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企改革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国企改革分析.doc

我国国企改革分析   摘要:在国有经济中国有企业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国有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关键和核心是对产权制度的改革。我国经过了30多年的不断探索,国企产权制度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向前推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仍然潜藏着许多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及国有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应用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自1978年至今的不同阶段的产权改革历程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权理论;产权改革;国有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一、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在我国,国有企业是指全部财产或大部分的财产都由国家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国有企业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原来由国家直接经营,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国企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改名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有着与一般企业相同的性质,也有着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性质。它的财产是全民共有的,经营的总目标则是使其经营成果由全民共享。其经营中要谋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并不断增值,同时国有企业通常是国家为了实施经济发展的战略,实现不同的战略性目标而设立的,它起着帮助财政部门协调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运行体制的重要作用。   (一)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国家经济水平低,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为了发展我国经济,政府通过直接建立国有企业的方式来推动特定产业的发展。国有企业实际上是国家的生产部门,而非真正的企业。企业需要的生产要素由政府直接调拨,其没有采购所需生产要素的权利。企业经营管理由政府直接,利润费用由政府统一管理。因为企业没有独立的经营目标,无自负盈亏的权利,而是服从国家的战略布局,所以企业并不承担经济后果。国家是国家资产的唯一所有权主体,国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和国有企业的经营权都归属于国家,产权完全统一于国家。国有企业的自主权基本上是处于缺失状态。   (二)1978-1984年改革   在1978年的7月,我国为了促进国企的进一步改革,发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为这一阶段的国有企业明确了方向。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中共中央又指出制约我国国企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利过于集中,针对这样的情况,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确定为让企业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开始围绕赋予国有企业更多的自主经营的权利进行,通过推进利税的改革,来实现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   这一年,国家选取了部分企业为试点,允许这些进行改革的企业在完成每年的计划和目标后,可以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保留在国有企业中用于以后企业的经营发展,并且可以给职工发放少额奖金。在这之后又通过利改税这一措施,使我国打破了政企不分的情况,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摆脱了国家行政命令的控制,在经济生活逐渐中成为自主生产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微观经济个体。对于产权合理的初始界定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国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仍归属于国家,但是企业拥有了资产的长期使用权,这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在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时,停止了原有的将企业利润全部上缴的方式,改为企业向国家根据营业利润缴纳所得税方式。这次改革改变了原有的国家与企业分配国有企业利润的关系,促进了向建立企业经济责任制的方向发展。国家开始承认国有企业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使企业的自主程度和独立程度加强,企业成为了微观的利益主体,国有企业中的各个产权主体得到发展。国有企业也由此次改革,从以前的国家的生产单位向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进行了转变。但是由于我国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够健全和配套改革措施不够完善,同时利改税这一措施本身就存在着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导致这次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且国有企业仍然没有转让权,产权依然集中在凌驾在企业之上的国家手中,产权制度基础并没有改革,市场机制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竞争依然很不充分,因而国企的经济效益依然很差。   (三)1985-1992年改革   1984年中央明确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改革在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并强调了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是按照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来逐步进行实施政企分开。1985年我国首次出现国企承包制,“私营经济”开始出现。   在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和措施的进一步推进,其基本路线是实行政企分开,通过使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来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单位。产权改革的也更为充分,在保证国家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国企的经营权下放给国有企业自身,并开始不断的尝试多种形式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