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下一分绿意 滋养一方心田.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拍下一分绿意 滋养一方心田.doc

拍下一分绿意 滋养一方心田   盆栽雅玩晋升拍场新秀   杭州西泠拍卖公司的盆景专场在今年7月盛夏取得繁茂的好成绩。115件盆景佳作拍出107件,成交率高达93%,总额也有可喜的865万元。其中一盆蒋介石在日本培育过的锦松,已经约有350年的树龄,算来是清朝初年的古树了,以113万元引领全场。盆景本身棒棒哒,其背后的故事更让它身价飙涨。   在日本盆栽界,流传着极有来头的两盆贵重盆栽,即蒋介石培育过的松。这两盆景与另外两位对中国近代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有关,一位是孙中山,另一位是梅屋庄吉。后者是日本明治末期在日本电影界掀起巨大旋风的人物,同时他也是孙中山的盟友和辛亥革命资金的重要来源。   辛亥革命期间,作为孙中山的追随者,也作为当时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的学生,蒋介石经孙中山引荐寄宿在梅屋府。当时实业家多爱盆景,蒋介石也十分喜欢盆景。由其培育浇水的锦松就是在1909年至1911年寄宿于梅屋府上时的闲暇所为。当年梅屋庄吉的盆栽棚内有许多的名树佳木,但传承下来的这盆锦松,作为被蒋介石培育过的盆景,则尤显珍贵。此锦松盆景树干厚实,披绿挂翠,挺拔隽秀,曾多次著录在日本的出版物上。   回望去年岁末,西泠拍卖在其十周年之际,2014秋拍首次进军盆景市场。共推出100件盆景,囊括了浙、苏、岭南三地精品。最终该专场总成交额为861万元,成交率84%,成为去年秋拍的一大亮点。诸多拍品中,一盆树龄约150年左右的黑松拍出了184万元,摘得全场桂冠,另一件树龄约200年的赤松作品也以51.7万元位居第二。   不仅西泠在盆景上颇为用心,香港苏富比也在文人艺术板块穿插盆景作为新鲜点缀。早在2014年4月,香港苏富比在“当代文人艺术”专场中呈现6件盆景作品,不乏制作年代久远之作,有5件成交。其中一盆约19世纪的黄槿木盆景拍出44万港元的高价,另一件约18世纪的博兰盆景也以32万港元成交。两个月后,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特别推出《心造乾坤恰自然:一盆一景的艺术》展售会,为藏家精选16盆裁种于18世纪末至2000年间的盆景,皆为传统中国盆景艺术的代表之作。每盆作品不但体现了能工巧匠的审美与技艺,也融合了大自然的意愿。树木的成长不可能全由人为主宰,因此盆栽之美不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角力,而在于天人和谐共处。   除了香港和杭州,北京这个拍卖重镇当然也少不了盆景的倩影。2014年秋拍中,北京保利“游艺―一江南雅韵与尘外逸趣”专场共推出17件苏派盆景,最终16件成交。其中一件“山野情趣榆树盆景”以11.5万元成为该场盆景作品的最高价。北京古天一在其“清玩聚珍”专场中也有12件盆景作品上拍,成交6件。其中一件树龄约800年的柏树盆景以13.8万元成交。中贸圣佳2014年山东青州艺术品拍卖会上也推出“奇石盆景专场”,58件盆景卖出32件。   其实,上海应是最早试水盆景拍卖的地方。2013年春拍,上海驰翰开设了沪上首个盆景艺术拍卖专场,共推出35件,作品涵盖松、枫、榆三大系列和小型盆景组合。该专场最终全部成交,总额82万元。同时,上海大众也自2013年春拍引入盆景艺术板块。   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从这点来说,确实挺特殊。它近期跨入拍卖殿堂,可谓大势所趋。在回归传统的潮流下,文人艺术和生活方式成为精英人士的风尚。文人书画、明式家具和各类文房清玩在收藏界持续受到追捧。延续文人板块的理念,盆栽雅玩很自然地走进人们的视野。   拍场上“才露尖尖角”的盆景,毕竟数量少。各种大展或许是观赏盆景的好去处。比如浙江余姚举办的“中国尊――2014中国盆景收藏家藏品国家大展”、日本举办的“国风盆景展”、中国台湾举办的“华风盆景展”等等。此外,台北故宫在2014年还推出一个小而精的画展《盆中清玩》,内容正是明清画家笔下的盆景写生。共18件作品,包括明代王谷祥《盘石菖蒲》、陈淳《??璧图》、陈栝《画万年青》文石墨卉写生,并作诗文咏颂。这些题跋不仅表现文人于庭园或书斋“莳花养石”的雅兴,更赋予盆景审美价值。   小中见大为生活带来山林趣   大约一千多年前,盆景已在中国出现。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其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   盆景也被称为盆玩、盆栽,是文人和有闲阶级的清玩。它以树木的形态,或是石、盆、几架和枝干所建构出来的美感为鉴赏重点。中国文人艺术中所追求的意境,跟盆景的造形和技法有很多共通之处。不同的地方则是盆景的栽种时间非常漫长,栽种者的思想随着时间会有所改变。加上树木的生长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过程中人与植物各有变化,互相配合。因文人的参与,盆景的美学和个中哲理体现了传统信念与东方哲学的完美糅合,表达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换言之,它是中国人生活情趣与园林艺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