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创新逻辑.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寻创新逻辑.doc

探寻创新逻辑   中国经济增长要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政府最重要的是为创新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依靠资源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创新对中国未来发展极为重要。但是,对于什么是创新、如何推动创新等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为此,不久前《财经》邀请创业投资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就公众关心的创新问题进行了一次对谈。   彼得?蒂尔是美国硅谷的创业和投资教父,被誉为投资界的思想家。根据他在斯坦福大学讲课内容整理出版的《从0到1》是全球畅销书。今年3月,这位传奇人物来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授《创办新企业――中美新观察》课程。   钱颖一近年来一直呼吁和推动创新。早在2013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联合该校十几个院系创建了新型教育平台“清华x-空间”(清华x-lab),着力发现和培育创意创新创业人才。   在对谈中,两位敏锐的思想者围绕什么是创新、创新与教育的关系、政府如何推动创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都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要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政府最重要的是为创新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未来是不会自行发生的,未来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建立的东西。”彼得?蒂尔说,“中国一定要有远见,一定要亲自创建一个最好的未来。”   为什么现在都重视创新   《财经》:现在许多人在谈论创新,但是人们对于创新的理解各有不同。彼得先生在斯坦福大学先后攻读哲学和法律专业,后来成为创业家和风险投资家,对创新问题有独到认识。在您看来,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彼得?蒂尔:创新是非常难定义的,很多时候是我们看到了结果,才知道它是创新的东西。从宏观上说,创新是有能力对文明做出很大改变、而且在将来很多年里能够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东西。同时,在微观上看,一些创新的社会影响可能要很多年以后才能看得到。   实际上,微观创新和宏观创新的区别并不是那么大。很多人说Facebook只是一个沟通工具,不是很大的创新。但是Facebook对人类相互沟通带来极大便利,影响非常大。还有Twitter,对人类文明可能不会有一日千里的影响,但是它在商业层面为很多公司提供很大的便利。一般来讲,宏观创新有宏观影响,微观创新有微观影响。我自己关注的是宏观方面的创新。但是有时候微观创新会有宏观的影响,那就是最好的了。   钱颖一:最早论述创新的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动力,市场经济长期活力的根本在于创新,而创新则来源于企业家精神,来源于企业家开发新的产品,创造新的生产方式,这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熊彼特在1950年去世,之后他的影响日渐变大。由于创新已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曾任美国财政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的经济学家萨默斯说,熊彼特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   《财经》:两位虽然对创新的定义不同,但是都认为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具体来说,人类进步是以什么形式发生的?   彼得?蒂尔:人类进步可以呈现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水平进步,也称为广泛进步,意思是照搬已经取得的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第二种是垂直进步,也称为深入进步,意思是探索新道路,从0到1的进步。做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是把世界从1推向N,复制一个模式比创造一个新模式容易得多。但是每一次我们创造新东西时,就是从0到1。   从宏观层次看,全球化就是水平进步,它把某地的有用之物推广到世界各地。中国是全球化的典范,它已经复制了发达国家的有用之物,使它在前进道路上少走几步;垂直进步也可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科技。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使事情更容易完成的方法都是科技。   钱颖一:彼得先生在哲学层面是对的。不过我认为,从0到1的进步当然非常重要,同时也不要忽视从1到N。因为从1到N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简单的模仿,一种是学习中创新。例如,阿里巴巴的淘宝和天猫之前有eBay、 Amazon,腾讯微信之前有Kakao Talk、Whatsapp,但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微信结合中国市场有很多创新,由于中国的N非常之大,它们带来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从0到1”。因此我把它们称为“有创新的从1到N”。   所以,我们不能忽视N的力量。在中国,N13亿,这里蕴藏了巨大的能量。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市场和社会效益是与N的平方(N2)成正比,N的平方的力量又比N的一次方的力量大得多了。谁看到了中国的N的力量,谁就不会轻视从1到N的作用。抓住中国市场的巨大的N,并在1的基础上创新,释放N的力量,这是中国企业家、创业者们难得的机会。   《财经》:从中国到世界,重视创新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天的人们都如此重视创新?   彼得?蒂尔:这和全球化的趋势有关。1971年到2007年,全球化趋势非常强烈。全球化趋势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