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誓圆嫦娥奔月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阳自远:誓圆嫦娥奔月梦.doc

欧阳自远:誓圆嫦娥奔月梦   随着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面预选着陆区域的安全着陆、嫦娥玉兔成功互拍及五星红旗首次亮相月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人类第130次探月之旅完美上演。   对于头顶的这轮皓月,人类从未停止过畅想。“嫦娥奔月”――这一寄托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美丽神话如今变成了现实,这其中凝聚着中国几代航天人的理想、智慧和汗水。中国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正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从地球到月球“历史性跨越”的“领路人”之一。   探月是儿时的梦想   欧阳自远1935年出生于江西古城吉安。他的降生让从事医务工作的父母欣喜不已,认为事业终于后继有人了。然而,聪明伶俐的小自远却对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会望着那满天的繁星,津津有味地冥想着其中的奥秘:太阳为什么能长久不息地照射大地?月亮为何如此晶莹……   “一天,舅父在旁边屋念书,念到‘有朋自远方来’。后来舅父说,这个孩子出生时是难产,是来自很远的地方吧?于是,我的名字就叫作欧阳自远了。我也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我研究的陨石来自遥远的太空,后来研究的宇宙尘、月球的岩石,也都来自遥远的太空,真很难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安排,算是一种巧合吧。”欧阳自远风趣地说。   虽然打小就迷恋天空中的各种现象,但高中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国家急需大量矿产资源方面的人才,因此,欧阳自远没有选择喜爱的天文学,而是报考了地质矿产专业。1957年初,国家第一次招考研究生,22岁的欧阳自远被录取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研究生,主要研究长江中下游的铜矿和铁矿的成因。他背着水和馒头开始了辛苦的作业,每天下坑道,在一个又一个巷道内提取样品、拍照,还要背一大堆石头上来。回到北京的时候,欧阳自远足足运回了十几箱石头。欧阳自远在读完研究生后,被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侯德封调去当了学术秘书,并着手从事核物理方面的研究。虽然在核物理方面的研究有所建树,但欧阳自远还是放不下自己所钟爱的天文学。   “这辈子内心所承受的最大震撼,就是前苏联的卫星上天”,这成了欧阳自远从地质研究领域跨入陨石、宇宙尘研究领域的直接动因。从此,他想“跳”出地球,站在宇宙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研究地球。欧阳自远开始了知识的储备,他凭着一股钻劲儿,自学了天文学、陨石学和空间科学方面的知识,并四处寻找天上掉下来的石头。   1960年,在内蒙古境内掉下了一块陨石。“当时还以为是别人的武器,后来我确认是地球外面的石头!”也就是从这时起,欧阳自远开始对陨石进行系统的研究。1976年3月,在吉林省境内下了一场陨石雨,最大的一块陨石重达1.7吨。当年9月13日,他又听说在云南有几条火龙从天而降,火龙穿越了两个省,便立即组织了13支队伍去寻找、考察,为以后进行科学研究积累了珍贵资料。   与“嫦娥”第一次亲密接触   欧阳自远经常说:“一定要推动‘嫦娥工程’,这是我们这一代科学家的责任。”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与月球的第一次接触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那次正是陨石牵的线。   1978年,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代表卡特总统送给华国锋一件礼物――仅有一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这块石头是“阿波罗17号”登月时采集的。它被浇铸在一块有机玻璃内,那时研究天体岩石的科学家还非常少,陨石的身份密码该如何破解呢?远在贵州的欧阳自远被推荐来破解陨石密码。那时,欧阳自远的陨石研究已小有成就。欧阳自远后来说:“美国去过6次月球,这块岩石是哪次登月采集的?采自月球的哪个地方?这些,我们都一无所知。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取了0.5克作为研究,另外那一半送到了北京天文馆,让我们的人民也能亲眼看一看月球的一部分。”   仅研究这0.5克石头,欧阳自远就组织了全国十几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发表了40篇相关文章,最终破解了陨石中包含的物质元素隐藏的所有身份密码。他们确认这块石头就是“阿波罗17号”采集的,甚至还确认了这块石头所在的地区是否有阳光照射等等。   如果说,多年点点滴滴科学乳汁的汲取使欧阳自远得以在丝丝缕缕的思维中抽象出精华,那么,多年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则是其铸造独特的中国探月工程科学目标的基石。1994年,欧阳自远首次提出要开展探月工程项目。他当时说:“希望‘嫦娥一号’工程能尽快得到国家批准并顺利进行。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已经过去了35年,现在,他们又计划在2015年重新载人登月,欧洲空间局宣布2020年实施载人登月,印度也宣布在2007年发射绕月卫星,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加速这方面的研究,为中国人争口气。”   让月球留下中国人足迹   从20世纪60年代起,欧阳自远始终关注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