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脑血管疾病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0mmHg。 【病因】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一)、一般治疗 1、劳逸结合,保持足够而良好的睡眠避免和消除紧张情绪,适当使用安定剂(如地西泮2.5mg,口服)。避免过度的脑力和体力负荷。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经常从事一定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和打太极拳)有助于血压恢复正常,但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或已有靶器官损害表现的Ⅱ、Ⅲ期高血压患者,应避竞支性运动,特别是等长运动。 2、减少钠盐摄入(6g氯化钠/d)、维持足够的饮食中钾、钙和镁摄入。 3、控制体重,肥胖的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减轻体重往往已能使血压降至正常,对肥胖的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可同时行减轻体重和降压药物治疗。 4、控制动脉硬化的其它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增高等。 (二)、降压药物治疗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目前应用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 2、钙拮抗剂: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的药物。由于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内流,因而称为钙通道拮抗剂。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较适用于舒张压(下压)高的患者 3、血管扩张剂: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硝普钠、肼苯达嗪。 4、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宁、甲基多巴。 (2)、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常用者有阿方那特,用于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3)、交感神经节后阻滞剂。使交感神经末稍中去甲肾上腺素贮存耗竭,而达降压的目的,常用药物有:胍乙啶、利血平。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①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等。 ②α受体阻滞剂:常用者有哌唑嗪、多沙唑嗪。 5、利尿降压药:双氢克尿噻、氯噻酮、速尿、氨苯喋啶。 6、中成药:复方罗布麻片、牛黄降压片、天麻素片、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复方芦丁片、珍菊降压片、稳压胶囊等; 7、其他:复方利血平片、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可乐定贴片等 (三)、药物治疗原则 分级治疗:对一般高血压,先用副作用少的药物如未取得满意疗效可逐步加用一种或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考虑分级治疗。 一级: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选用一种药物,一种无效可改用另一种。 二级:联合用药,两种药物并用,自小量开始,有效为止,若无效转入三级。 三级:联合用药,三种药物并用。 四级:三级治疗效果不佳者,可换用胍乙啶或可乐宁。 (四)、高血压急症急救法 1、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 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3、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 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亚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气。 4、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 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中医治疗 一、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