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目论李贺诗歌中的生死观.doc
题目: 论李贺诗歌中的生死观
院(系)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届 别 2012届
学 号 0818111021
姓 名 黄婧俐
指导老师 许总教授
华侨大学教务处印制
2012年5 月摘 要
李贺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他生活在战乱频繁的中唐时期,入仕不济、多病缠身因此他比其他任何一诗人对生的感受都更为强烈诗人李贺在短暂的生命旅途中,和心理阴霾诗风的命意义的追寻,而他在美好的仙境中寄托超脱凡世的追求,亦能理性地看待永生,这些对于生死的深刻思考最终形成了李贺独到的生死观。
关键词: 李贺 诗歌 死亡 仙界 生死观
ABSTRACT
LiHe’s poetry in the china literature have a unique status. He lives in the turmoil 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LiHe losing much for the disease, his policical career not soomth, talented but premature death, so he feel more intense about life and death than any other poets. The poet LiHe in his short life ,the political career and sickness frustrated formed the psychological haze,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attitude towards death caused the poetic style changed and the pursuit and reconstruction of meaning of life ,But he also could detached the desire for eternal life and all the pursuit of the ideal on the wonderful fairyl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found thinking eventually forms LiHes original view of the life and death.
Key words:LiHe poetry death fairyland the concept about life and death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引 言……………………………………………………………… 4
一、李贺早衰心态的现实基础和心理阴霾……………………… 4
二、李贺畏死亦傲死的矛盾心态………………………………… 6
三、对超凡仙化生命形态的体悟………………………………… 13
结 语 ………………………………………………………………16
注 释 ………………………………………………………………16
参考文献 ……………………………………………………………18
后 记 ………………………………………………………………19
引 言
人生在世,生死轮转,总难免要面对差别,生死的落差,个体生命质感的不同等等。生死是玄妙的,历史的长河中不少文人为参悟“生死”而做出许多不朽名篇,在生死的差别面前,庄子击缶而歌“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儒家向来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念,对于生死的思考和诉求更多的时候是呈现为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追求,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中,李贺的生死观也受儒家价值观念的影响: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求得生前立业,死后流芳。这样的价值观,体现在早期李贺的诗歌当中,便是一派“深叹古恨今未尝经道者” [1]的景象。十九岁时,李贺只身一人来到洛阳,一首《雁门太守行》惊艳了时任国子监博士的韩愈,诗名遍播京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句,侧面描写了沙场激战的惨烈,塞上夜景凝重但色彩妖艳绚丽,令人觉得危机重重、杀机四伏。颈联继续描写战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