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一、 L-苯丙氨酸的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L-苯丙氨酸的供需现状 三、 L-苯丙氨酸的理化性质 四、 L-苯丙氨酸的主要应用 五、 L-苯丙氨酸的生产工艺 六、 提高L-苯丙氨酸产量的策略 七、 展望 一、 L-苯丙氨酸的研究背景 L-苯丙氨酸是具有旋光性的芳香族氨基酸,是人体所需八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人和动物不能在体内自行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最早由 schulze于1879 年从羽扇豆幼苗中发现与分离得到,后来 Fischer于20世纪初从动物性蛋白质中成功分离得到。苯丙氨酸的主要光学异构体有 L-苯丙氨酸、D-苯丙氨酸、DL-苯丙氨酸,其中 L-苯丙氨酸最为重要。 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卵乳和动物蛋白中,含量5%-6%,植物性蛋白质中约含1%。L-苯丙氨酸还主要存在于纤维蛋白及血红蛋白中,影响甲状腺激素和毛发、皮肤的黑色素,还参与消除一些内脏的功能的损耗。它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 二、 L-苯丙氨酸国内外的供需情况 1、国际市场供需现状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苯丙氨酸分为医药级、食品级、饲料级等。L-苯丙氨酸是生产阿斯巴甜的主要原料,且几乎不可能通过其他原料来替代。L-苯丙氨酸产量的70%以上用于合成阿斯巴甜,因此,L-苯丙氨酸的生产和阿斯巴甜的产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阿斯巴甜国内外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产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全球市场上L-苯丙氨酸每年的需求量约为3.8万吨左右,且呈逐年上涨的态势。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消费国,年消费量超过2万吨,约占世界需求量的一半。西欧和日本也是主要的消费市场。 2、国内L-Phe的研究发展及供需情况 在1998年以前主要受缚于技术水平、菌种等因素,我国L-苯丙氨酸基本依赖进口。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于1991年成功开发了红酵母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肉桂酸技术途径, 并于1998年与企业合作建成了一套年产100t的生产设备生产L-苯丙氨酸, 使我国成为继美、日、德、韩之后又一个能够工业化生产L-苯丙氨酸,并自主开发这一高新技术的国家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逐步淘汰酶法生产,而改用直接发酵法,成本大大降低,促使国内许多苯丙氨酸生产企业被迫停产。 2009年,我国L-苯丙氨酸产业的被动局面终于被打破,L-苯丙氨酸生产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于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酸L-苯丙氨酸基因工程菌及工业化生产技术,突破了技术和菌种的约束,使我国L-苯丙氨酸生产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2010年我国市场上L-苯丙氨酸的需求量达到1万吨,其中用于合成阿斯巴甜的用量约为8000吨,医药用多种氨基酸大输液用量和医药中间体制造用量为1500吨左右,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营养添加剂、合成维生素等用量为300吨左右。 目前国内仅有5家企业生产L-苯丙氨酸,即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江苏汉光甜味剂有限公司(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溧阳维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杭州富阳市东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三、 L-苯丙氨酸的理化性质 L-苯丙氨酸即为 L-α-氨基-β-苯丙酸 简称为 L-phe。 苯丙氨酸的分子式:C9H11NO2 分子量为 165.19 化学结构式为: 四、 L-苯丙氨酸的应用 苯丙氨酸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苯丙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主要用来作为合成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一种优良的低热量甜味剂,具备了安全、美味、高甜度三大优点,而成为当今风靡世界的最优秀的甜味剂。另外L- 苯丙氨酸还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氨基酸方面,补充了人体所需,同时可改善烘烤食品香味近。 苯丙氨酸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苯丙氨酸是人体自身所不能合成的且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一直是临床医药氨基酸输液的重要成分。L- 苯丙氨酸除了直接用于医用复合氨基酸输液和合成医药外, 还可用来配制医药的培养介质。用L- 苯丙氨酸合成的医药有HIV 蛋白酶抑制剂、凝乳酶、抗肿瘤药物对氟苯丙氨酸、脑神经传递素等。 其他领域 近年来, L- 苯丙氨酸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 如以L- 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手性中间体技术; 1、提取法 提取法即天然蛋白质水解法,是指以天然产物(如脱脂大豆)为原料, 通过分离纯化等方法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缺点:由于天然蛋白质中L-苯丙氨酸含量较低,该工艺较复杂,分离提纯较困难, 产品质量不稳定, 生产成本高,所以此法较少在国内外采用。 2、 化学合成法 氰氨法 以苯乙醛为原料,经氰醇、氨基腈等合成苯丙氨酸。 该法加入了剧毒的氰化物,三废处理困难,有的副反应较多,对设备和操作的要求较高,同时有害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缩合法 一般先将甘氨酸乙酰化, 获得乙酰甘氨酸, 再与苯甲醛缩合成乙酰氨基肉桂酸内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合肥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剖析.doc
- 安徽省合肥市剑桥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第二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剖析.doc
- 北京5日游旅游攻略剖析.doc
- 安徽省淮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剖析.doc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联考试卷(含解析)剖析.doc
-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十)地理试题剖析.doc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6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9剖析.doc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6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10剖析.doc
-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剖析.doc
- 安徽省蒙城八中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剖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