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关键概念? 虎克定律 振动类型 红外活性振动 简并 特征峰 特征区 指纹区 鸦片中吗啡碱结构的测定,从1805年开始研究,直至1952年才完全阐明,历时147年。 电磁波的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相性。 微粒性 1.2 IR的用途 IR在聚合物研究中的用途 部分聚合物的结晶、取向与非晶结构在IR上有明显差别。 1.4.2红外光的波长范围 1.5习惯名称 中红外光谱 波数在4000-400cm-1范围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红外光谱 ” 而近红外光谱和远红外光谱则不可省略简称。 1.5.1 IR定义 分子吸收光谱 IR定义 分子吸收光谱 1.5.2红外光谱图最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 红外光谱是研究波数在4000-400cm-1范围内不同 波长的红外光通过化合物后被吸收的谱图。 2. 物理原理 2.1.2 弯曲振动或称变形振动(Deformation Vibration) 2.2 由n 2个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多种振动形式 非线型分子 甲基 -CH3 的4种振动形式 2.3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2.4 泛频吸收 基频的整数倍 2.5 峰的个数 2.6 解析谱图三要素 2.6峰位 2.6.2 峰的强度 (1)化学键的极性越强 2.6.3 峰的形状 分子内相互作用 3.特征吸收峰(重要!) 3.1 基团特征频率的一般规律 不同分子中同一基团的特征频率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偏移的 例:C=O在IR谱图中的位置变化 红外吸收谱带IR Absorbance Bands 红外光谱中各种化学键的特征频率 光谱区段(cm-1) 引起各种吸收的基团 4000—3000 O-H,N-H 3300—2700 C-H 2500—1900 C ,N,O叁键,共轭双键 1900—1650 -C O,Ar-H弯曲的倍频及 合频 1675—1500 Ar环,C C,C N-伸缩 1500—1300 C-H 面内弯曲 1300—1000 C-O,C-F,C-C,Si-O伸缩 1000—650 C-H面外弯曲,C-Cl伸缩 3.3 基团特征频率影响因素 分子内因素 3.3.1 分子内因素 3.3.1.1 诱导效应 由于邻近原子或基团的诱导效应的影响 使基团中电荷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 键的力常数,使振动频率发生变化. 3.3.1.2 共轭效应 由于邻近原子或基团的共轭效应使原来基团中双键性质减弱,从而使力常数减小,使吸收频率降低 红移 . 2.氢键效应 3.3.1.4 耦合效应 若分子内的两个基团位置很近,振动频率也相近,就可能发生振动耦合,使谱带分成两个, 原谱带高频和低频一侧各出现一个谱带 。 3.3.2 分子外因素 4. IR仪器结构与测量原理 4.1 色散型 光栅型红外光谱仪 棱镜(NaCl晶体)、光栅 4.1 色散型及光栅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结构图 4.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4.2.1 FT-IR仪器结构图 傅里叶变换 光强与频率 I ν —ν关系图 IR谱图 5.红外光谱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5.1 未知物成分鉴定 IR最主要的用途 未知物成分鉴定步骤 (1)首先肉眼观察样品特征(形态、颜色); (2)用手感知(软、硬),闻一闻气味; (3)了解材料的使用领域; (4)尽可能收集样品其它参数 熔点,分子量,密度等 (5)对混合物需要采取手段进行分离; (6)选择适当方法做IR谱图; (7)从特征峰入手,判断存在那些基团以确定所属化合物的类型; (8)观察指纹区:进一步确定基团的结合方式; (9)对照标准谱图验证。 10 NMR等进行佐证 5.2.1 PVC中提取的一种加工助剂成分鉴定 未知提取物与PVC的IR谱图比对 未知提取物与DOP的IR谱图比对 5.2.2 塑料保温杯的剖析 内胆: 5.2.2 塑料保温杯的剖析 保温层: 外壳: 5.2.3 刑侦上的应用 PP和PE的IR谱图对照 5.2 结构相似聚合物的比较 相同点: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区别:(CH2)n的长度不同。 三种POLYAMIDE特征频率比较 三种POLYAMIDE指纹区比较 5.3 聚合物间相容性探讨 分子间作用使谱带发生移动 PVC_PCL共混体系谱图 PVC:PCL 1 0:1 2 1:1 3 3:1 4 5:1 5 7:1 5.4 FTIR定量分析 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5.4.1 接枝聚合物接枝率的测定 所测得的IR谱图相同 PP膜表面接枝Vac 5.4.2 环氧树脂固化度测定 内标法 选择参比峰和特征峰 发生开环反应, FTIR图上对应的峰强度逐渐减小 EP/二元胺固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如何开好早会..ppt VIP
- 《机械基础》课件 孟莹 单元1--4 静力学--- 螺纹连接与螺旋机构.pptx
- 靶向二代测序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第2版[西门子S7-1200](PLC)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国外矿产勘查报告规范要求.pptx VIP
- 国外矿产勘查报告规范要求.pptx VIP
- 自考 新思想学习资料 15040新思想 主观题.pdf VIP
-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上册)第2版》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规范JORC2004(中文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