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中考 明确方向 落实方法 科学备考 -----2011年中考历史学科分析及备考建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备战中考的紧张复习时期,在座各位的辛苦、压力自不必说,我非常理解。可贵的是各位牺牲本已被挤占无几的休息日,为着心中的梦,带着期盼而来。但我首先声明我不是命题组成员,当然也不可能说准考试的试题。不过我也很自信地告诉大家:因为我的勤奋、善思,收获了一些成功。今天我会把我的思考收获分享给大家,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有一句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器”是指工具,也可以指方法,方法正确,事半功倍。历史复习要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有两项工作要做:一、明确方向——中考考什么?怎么考?二、顺应中考形势,科学备考。
一、解读中考,明确方向
1、考试要求的变化
从2006年起,河北省编制了中考考试说明,几年来无大的修改,从2009年起,“历史学科考试要求”增加了“在达到上述考查目标的基础上,作为开卷考试的科目,将进一步加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相信大家已经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
与此对应的是,在“历史学科考试内容”中,有一段话值得回味:
“依据初中历史课程体系要求,以下所列考试内容以学习主题及其包括的知识条目形式呈现。除掌握知识条目及其之间的关系外,还应把握各学习主题之间的关联。历史学科学习主题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或揭示了历史时代特征,其具体表述也是考试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上述内容的修改至少包含如下含义:
第一、“学习主题”属于历史宏观建构;“知识条目”属于微观史实呈现,两者同等重要,在能力考察中,分属于宏观概括能力和微观分析能力。
第二、强化联系。在注重学习主题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注重不同学习主题相关知识条目的联系。近年来的试题,不论中外史、还是近现代史,表现的非常突出。
第三、“知识条目”具体知识的能力层次是最低要求,换言之,一些综合性的试题不受此限制。
第四、灵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分析:
典型示例难以囊括所有题型,中考题可以突破(可参考外省市试题);多种版本的情况下,内容叙述的差异性使得试题必须适度开放;开卷考试情况下,选拔性考试的必然要求。
给我们的警示:
进一步给命题人“松绑”,使命题人在命题中更加游刃有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陈题;以考纲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命题有了依据;非选择题分值大体控制,每题分值有弹性。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按此套路命题。在此顺便说一下近三年中考试卷题型分析和分值统计和中考考点分布及统计。
1.河北省近三年中考试卷题型分析和分值统计
比
较 选择题 读图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综合探究题 题
量 分
值 题
量 分
值 题
量 分
值 题
量 分
值 2008
2009
2010 14 28 1 6 2 15 1 12 12 24 1 6 1 10 2 25 13 26 1 6 1 9 2 18 通过对比可得,近三年中考题选择题和读图简答题分值趋于稳定,材料分析题分值逐年下降,综合探究题由一题变成两道题必须重视。
2.河北省近三年历史中考试卷考点分析与统计
比较 中国史 世界史 综合性试题分 值 近
代 现
代 合
计 近
代 现
代 合
计 2008 12 18 30 11 10 20 10 2009 21 17 38 10 12 22 5 2010 18 8 26 10 19 29 4 通过对比可得,2010年中考题中国近代史分值比重较大,其中11、12、13、22题选择题涉及到中国近代史。
今年中国现代史比重陡然缩小,14、15、20题选择题涉及到中国现代史,大题中只涉及两分的分值。世界近代史分值平稳,今年世界现代史分值骤增,其中选择题有17、18、19、24题,大题分值占11分。
2、近两年典型试题分析评价
(1)试题特点
①、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命制试题,考查的目标与课标、说明相同或贴近(贴近主要指非选择题)某种情况来说,试题是说明的另一种呈现。近几年来,都延续了过去命题人员依据课标命题的传统,绝大部分试题都能在“课标”中找到答案。可见,课标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性。
09.12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该题首先通过提供情景传递了一个信息:对历史的认识往往是多角度的。明确体现了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课标中对辛亥革命有明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