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 1、通讯以“落日”为题,潜藏着哪些含义和情感? 2、《落日》的主标题和小标题各有什么特点? 虽然签字投降发生在上午,但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以太阳旗为其标志,插遍了东南亚国家的土地,今天,它终于“坠落”,向世界人民投降。 情感:辛酸,快慰;又含对侵略者嘲讽之意。 主标题用其“虚”,小标题用其“实” ,这样虚实结合,相得益彰;小标题交代各段主要内容,在结构上使文章眉目清楚,层次分明;很自然,“签字场所”交代环境,“代表到来”介绍双方人物,“仪式开始”交代签字过程,“投降书脏了”补充细节、插曲,大体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仪式开始”这一部分应属于重点部分。 “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的历史了。” 联系现实考虑: 你想到了什么? 靖 国 神 社 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 日本教科书强调,日本参与的历次战争都是由对方的挑衅和攻击引起的,属于“忍无可忍”的防卫举动;称中日历次战争责任都在中国,入侵亚洲各国是为了“解放”亚洲,“造福”亚洲 ;把太平洋战争美化成“从欧美列强的统治下解放亚洲,在日本领导下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为中华之复兴读书, 否则悲剧还会重演! 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通讯的特点,记住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体会了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现场的特殊情感。由此我们得到了更多的启示,对中日的历史和未来也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请同学们课后寻找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新闻,并对这些新闻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小 结 * * * * 新闻的文体特征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正标、副标)、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 新闻的要素:传统六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一句话新闻四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新闻的特点:时效性(迅速及时)、真实性(内容真实用事实说话)、可读性(语言简明)。 新闻的分类:广义上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题材,狭义的专指消息。 消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六要素+经过) 通讯:即通讯报道,它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比较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工作、风貌的一种新闻体裁。 特写:抓住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集中、突出的表现新闻事实、新闻人物和新闻主题。 1928年 济南惨案 1928年 皇姑屯事件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2年 “一·二八事变” 1932年3月 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7.7.7 “卢沟桥事变” 1937.8.13 八·一三事变 1937.12 南京大屠杀 1938年 进攻徐州、广州、武汉 1938.10~1944 对根据地大扫荡 日军侵华史实 1874年 入侵台湾 1894-7 甲午战争 11月 大连、旅顺惨案 1895-3 占领辽东半岛 4 月 《马关条约》 年 八国联军侵华 年 《辛丑条约》 1914年 占领山东 1915年 “二十一条” 1925年 五卅惨案 1926年 三·一八惨案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伤亡1800余万人,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人,财产损失1000多亿美元,我们的经济倒退了几十年…… 尸横遍野 满目疮痍 日军在刺杀我们中国人! 日军残杀中国俘虏军人 731部队“食人魔窟”:将活人的肢体互换 被惨杀的中国人的头颅随处可见 至今仍受细菌战毒害的老人 血与泪, 永志不忘! 落 日 朱启平 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在著名的《大公报》社做记者。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作为战地记者被派往日本横须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后列为大学新闻典范教材。 写作背景 一句话新闻概括这个历史性时刻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1945年9月2日上午 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 接受日本 本人投降 美舰“密苏里”号上 文中除了顺叙外,还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如“重光一腿之失”、“九一八”等。充实内容,联系历史,感动人心。 作者像是在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每个片段既有机相连,又自成体系。 本文使用小标题有何作用? 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妙处 。 1、环境 2、人物 1、环境 (1)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