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寂寞济宁八角鼓.doc
寂寞济宁八角鼓
摘 要:清代中叶,北京八角鼓沿运河传入山东济宁,经过后来艺人们的不断改进,并大量吸收了当地的各种民间表演艺术,同时受当地方言音韵的影响,逐步发展成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济宁八角鼓。该文针对目前济宁八角鼓的生存状况,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发展措施:政府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培建立训基地、保护老艺人、要注重文化品牌意识。
关键词:济宁八角鼓 保护 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2
1 济宁八角鼓的发展历史
八角鼓最早是古代满族人用于娱乐的一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在清朝代表当时八旗。传说中,八角鼓是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每人献出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嵌而成的,以此来象征满族八旗的团结,八木相拼可得八角,故名八角鼓。
明清时期,济宁就是大运河沿岸比较重要的水陆码头之一,当时商铺云集,经济一片繁荣,这极大的滋养了各种艺术的繁荣发展。济宁与河南接壤,当时诸多河南商贩往往经旱路至济宁上船贩运,在长期的交往过程当中,济宁当地方言与河南方言形成交融趋势,因此两地的方言极其相似,风物民俗也非常相似,艺术交流也极为密切,当时,河南的鼓子曲很快在济宁流行开来,自北京八角鼓流入济宁以后,两种艺术门类又融合了济宁当地的民歌俚曲,三者交融而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地方艺术形式―济宁八角鼓。关于北京八角鼓流入济宁的说法有很多,据记载:康熙皇帝(从公元1689年到1709年间)曾经先后四次来沿运河南巡,乾隆南巡时也曾经先后九次入驻济宁,当时皇帝出行会有众兵护驾,在这些护驾的清兵当中有很多人会唱八角鼓,这也是军中娱乐的重要的艺术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皇帝对八角鼓演唱也比较喜欢,因此来到济宁之后,八角鼓的演唱就不间断地进行,当地官人为了迎合皇帝,就让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八角鼓,于是,八角鼓就在济宁生根了。另一种说法是旧社会一些会唱八角鼓的流浪艺人顺着大运河南下时留下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些商人来济宁经商,他们有充足的钱财,为了娱乐享受就自费把一些会唱八角鼓的艺人请到济宁献艺,久而久之,这种北方的曲艺艺术在济宁就占据了一席之地。从济宁八角鼓的来源说来看,济宁八角鼓并不是当地原发性的艺术种类,而是一种外来艺术与当地艺术相结合的再生艺术。
2 现状综述
济宁八角鼓最鼎盛时期是在晚清,当时演唱济宁八角鼓的艺人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些豪门商贾的宦官文人,他们多以八角鼓视作时尚高雅的消遣娱乐项目;另一部分是一些盲残的贫苦艺人,他们多以此作为乞食之业,但是他们却从不走街串户,也不搭棚献艺乞讨,而是多在豪门富贾喜庆的时候,受邀至其家中进行为期多日的演唱,人们称作“客屋台里的玩意儿”;也有一部分巨富人家专门收养着一班子八角鼓艺人专门来供其演唱消遣。
济宁八角鼓历经一个多世纪,它有着严密有序的牌子曲联缀体的声腔结构,在其最鼎盛时期有四百余个牌子曲小令,但是现在能够收集到的不足一百个了。这些牌子曲长短句,结构比较特殊、平仄韵角格律非常严谨的古体结构,并且又多是字稀腔长、节奏缓慢、衬词较多的庸长旋律,所以,它既难以使人学会,也难以让人听懂。随着时代的变迁,愿意听八角股的人越来越少。自民国以后,济宁八角鼓就开始走向衰败。“文化大革命”期间,济宁八角鼓也遭到了沉重打击。广大从事八角鼓创作演出的艺人们遭到了排挤,他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忍心丢弃八角鼓这种群众性的曲艺形式,为了生计有的改为算卦谋生,也有一部分艺人改行演唱琴书或坠子了,这也是致使八角鼓艺人断层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仍然守护者济宁八角股的艺人只有孟昭玲、刘福莲、胡静华几位老人了。同时八角鼓的一些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在这一时期也全部被毁掉。文革结束后,文化部门再一次对八角鼓进行抢救、挖掘,录制了许多传统曲牌。济宁八角鼓经历了兴盛、低落以及现在的濒临绝迹的不同时期,在这过程当中凝聚了几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具体的流传谱系如表1所示。
3 原因探析
笔者通过对济宁八角鼓的调查得知,济宁八角鼓现在面临演出人员的极度匮乏,演出曲目急剧缩减,八角鼓的受众体几乎不存在的现状,这很难想象济宁八角鼓曾经的兴盛繁荣,如今却与大众如此疏远。现在济宁八角鼓已经处在濒临绝响的边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同时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发展,发达国家的文化艺术与强大的商业手段开始涌向中国,这对我国本土的传统艺术造成了极大的撞击。济宁八角鼓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曲艺种类正逐步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农耕社会。特别是在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发生着重大转变:大众的审美观逐步趋向流行化。这种审美需求上的重大转变给济宁八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附解 .pdf VIP
- 财务出纳招聘信息范文 .pdf VIP
- 幼儿园大班美术《秋天的树叶》 优质课件.ppt VIP
- 输送机械 检查与维护规范 第1部分:带式输送机.pdf VIP
- 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自动频率控制(AFC)系统:原理、设计与实践.docx VIP
- 烹饪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docx VIP
- 互联网信息审核操作规程.docx VIP
- MT7815B-16B-16BD-17BD系列设计指南-Rev1.0.pdf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可考95分以上).docx
- 九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