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 工程简介 1
2.2 自然地理概况 1
2.2.1 自然条件 1
2.2.2 地质结构 1
2.2.3 水文地质条件 2
2.2.4 场地地震效应 2
2.3 工程特点及难点 2
3 施工部署 3
3.1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 3
3.2 施工准备 5
3.2.1 技术准备 5
3.2.2 现场准备 5
3.2.3 测量准备 6
3.3 资源配置 6
3.3.1 主要机械投入计划 6
3.3.2 试验配备计划 6
4 基坑开挖主要施工工艺 6
4.1 测量放线 6
4.2 基坑开挖 7
4.2.1 施工要求 7
4.2.2 施工方法 7
4.3 基坑变形监测 8
4.3.1 监测项目 8
4.3.2 监测点布置 9
4.3.3 监测频率 9
4.4 基底处理 10
5 质量保证措施 10
5.1 施工前质量控制 10
5.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0
5.3 施工过程试验与检验控制 11
5.4 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控制 11
6 安全、文明施工 12
6.1 安全施工措施 12
6.2 文明施工措施 12
7 进度保证措施 13
8 应急预案 13
8.1 雨天施工应急预案 13
8.2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14
8.3 塌方事故应急预案 14
8.4 夜间施工措施 14
1 编制依据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XX路综合管沟设计范围为纬一路至市民中心,道路桩号为K0+050~K0+380。横断面上布置于东侧的绿化带及非机动车道下。本项目综合管沟总长为334.9m,均为单箱单室截面。标准段箱体断面净尺寸为2.8m×2.6m(净宽×净高)。
综合管沟C15混凝土垫层宽度为3.6m,基坑开挖底面宽度为5.6m,两边各预留1m作为工作面。边坡按台阶式开挖,坡度设计为1:1,底层台阶高度为3m。基地采用30cm厚碎石垫层找平,上面加铺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自然条件
XX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东短夏长,气候宜人,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年平均气温为18.6℃,无霜期282天,年平均降水量1700mm,年平均日照1802小时。
2.2.2 地质结构
(1)地貌
拟建道路场地原始地貌类型主要由构造剥蚀低丘和丘间谷地组成。其中K0+000~K0+140、K0+200~K0+480段原始地貌属剥蚀低丘,山体自然坡度大多约10~30°,局部较陡可达40°以上,海拔高程一般约181~204m,丘顶圆滑、丘脊平缓,地形呈波状起伏,植被发育,次级沟谷纵横交错; K0+140~K0+200段属丘间谷地区,地势略有起伏,地面高程约147~165m,地形呈狭长条带状。
(2)地层
据钻探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场地上覆地层主要为近代人工填筑层(Q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坡积层(Q4dl)及残积层(Q el),下伏基岩为前震旦系建瓯群上亚群第一组石英云母片岩(AnZjn2b)及侏罗系兜岭群下段长石石英砂岩或泥质砂岩(J3dl1a)。受古地理环境和内外地质营力的影响和作用,其岩性、分布及厚度变化较大。
(3)构造
闽北地区受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的控制,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和北西向张扭性断裂较发育。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工作区附近主要发育有北东向堳布-上洋断裂及麻源断裂。
本工程场地在勘探过程除发现局部岩面起伏较大外,未见有明显的断裂迹象。另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本场地及其附近无全新活动性断裂,属基本稳定区,不必考虑活动性断裂的影响。
2.2.3 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A型水。个别较低洼的沟谷地带见有少量地表水流出外,其余地段未见有其它池塘或溪流。地表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状态下和干湿交替带均具微腐蚀性。
(2)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总体以潜水为主,部分碎块状强风化岩~中风化岩受上覆弱透水层或相对隔水层作用具微承压性质。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下渗和相邻含水层的侧向渗透补给,并总体随地形由低丘向丘间谷地,然后由丘间谷地向东南方向渗流排泄。
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受地层渗透性影响的地下水类型为B型。地下水均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状态下和干湿交替带均具微腐蚀性。
2.2.4 场地地震效应
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
2.3 工程特点及难点
(1)施工场地条件差
综合管沟总建设长度334.9米。道路沿线主要为山体和山间沟谷农田,局部跨越民宅、简易搭盖物(或棚架)、若干高架线(杆)及村道。施工原场地以林木为主,涉线林木及表面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