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湖一中九年级政治全册《为正义高歌》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山东省肥城市湖一中九年级政治全册《为正义高歌》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第二项目《为正义高歌》教学案设计 【内容标准】 3.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二、教与学重点:辨别、判断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 三、教与学难点:正义的含义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五、教与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大学生救人事件中折射出的两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学生共鸣,增强学生强烈的正义感,导入新课)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时勇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 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部决定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当天打捞救人牺牲大学生尸体时,八凌公司人员要价36000元,并索要300元的烟酒和矿泉水费之后再开工,且先交钱后打捞,为索钱曾两度中断打捞;其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行径受到了群众的指责和媒体的批评。事后,荆州八凌打捞公司法人代表将3.6万元遗体打捞费用交到市公安局,并表示悔过之意,现场负责人员已受到处罚。 说一说: 你如何看待材料中三位大学生和打捞公司的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同一事件,折射出两种不同的行为,三位大学生的行为是一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正义行为,而打捞公司的行为是一种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非正义行为。高尚与卑鄙的对比在这里显得如此鲜明!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正义,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我们为正义高歌。 (二)整体感知 信息搜索 速读课文正文部分,完成以下问题(用铅笔做简单的标画): 1.判断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2. 什么是正义制度?正义制度?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分别? 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 任务一:知道判断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理解正义制度;知道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结果 活动一:快速联想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列举与正义有关的词汇、事例,形成对正义行为的初步印象。) 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那些词汇、事例? 学生列举。 活动二:明辨是非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图片展示出正义行为和非正 义性行为,让同学们说判断的标准,以此引导归纳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含义。) 大屏幕展示图片(边展示边叙述): 第一组:“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军官沈星、最美女孩刁娜…… 第二组:文强、药家鑫、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 常见的正义行为 常见的非正义行为 家 庭 生 活 互帮互助,相互尊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持家,厉行节约,邻里和睦,文明礼貌 家庭暴力,赌博酗酒,男尊女卑, 不孝敬老人, 学 校 生 活 自尊自强,勤奋好学,尊敬师长,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爱护校园,文明待人 凌弱恃强,结伙打架,不尊敬老师, 不团结同学,不遵守校纪校规, 逃学逃课 社 会 生 活 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爱护环境,诚信正直,见义勇为, 小偷小摸,不遵守公共秩序, 损毁公共设施,不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四:正义制度在身边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设问,理解什么是正义制度,正义制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列举生活中的规则和程序。 思考:生活中的规则和程序是为谁制定的? 离开了这些规则和程序,社会可能会变成什么样? 举例说明,正义制度和社会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归纳总结】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因此,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活动五:鲜明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两则对比鲜明的材料,认识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不同结果。) 材料一:郭明义无私奉献,受到全社会的赞扬和肯定,被评为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 材料二:药家鑫无视他人生命,于2011年6月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 对比两则材料说一说: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结果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归纳总结】正义行为应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支持和赞扬;非正义行为必然遭到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 任务二:知道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活动一:正义宣言 (设计意图:通过几则名人名言,让学生初步感受怎样做有正义感的人。) 教师引领: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让我

文档评论(0)

huang37168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