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青海支教ing.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窗”青海支教ing.doc

“绿窗”青海支教ing 2013年7月30日上午,青海西宁火车站,乘坐了36个小时的火车后,来自大连的杨婧蕊与小组的其他15名同学尽管略感疲惫,却又满怀着兴奋――再乘坐3个小时的汽车,他们将来到期待中的支教地――民和县峡门镇孙家庄小学。 杨婧蕊是大连理工大学大二学生,是绿窗协会成员。2009年,大连理工大学社团联合会喊出了“开一扇绿窗,让世界洒满阳光”的口号,发起成立绿窗协会,开展支教行动,希望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儿童,唤起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在开展首届支教行动后,协会的影响力和规模不断扩大,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中医药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不少同学也加入了绿窗协会。 每年暑假,绿窗协会的支教队伍都会奔赴青海。2013年暑期,绿窗协会派出了132人的支教队伍。5年来,绿窗协会已经累计在青海省的4个县9所小校开展了爱心支教活动,共派出支教人员404人,不少同学曾多次前往,让1000多位儿童参与到了爱心课堂中。回到学校后,协会组织爱心募捐活动,累计筹集价值60 余万元的物资,惠及当地700多户居民。协会获得了首届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公益奖铜奖,辽宁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大连市大学生志愿者优秀团队,大连理工大学十佳社团等称号。 绿窗的每一位队员学会了互助、包容、理解,收获了一份纯真的感动,更收获了一份爱的承诺。绿窗会歌中唱到:“千万溪流汇聚成大海,每朵浪花一样澎湃,同一天空底下相关怀,这就是最好的未来。”绿窗人始终希望让更多的人一起为青海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的世界有更多的阳光。 孔东兆、李?和买昭一丁都是绿窗协会的会员,他们是支教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从他们的感悟中,我们可以对支教多一点了解,也多一些思考。 孔东兆:山区女孩上学路的艰难让我震撼 孔东兆是大连理工大学校社联副主席,曾任绿窗协会副会长。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了绿窗的青海支教行动,他便加入到了其中。2011年7月赴青海支教,支教结束后,他答应一个孩子还会再回去,他没有食言,2012年的暑假,他再次奔赴青海。 支教的经历中,留下了很多难忘的故事,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他说,由于支教的学校离住处比较远,支教的队员们中午不回去休息,有些小朋友就会跑过来问:“哥哥姐姐,你们中午吃饭了吗?有没有吃的?”他们刚开始几天没有准备午饭,就会有小朋友把带的馒头拿给他们吃,“虽然那些馒头很硬,也很凉,但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吃,也吃得津津有味的。”孔东兆笑着说。 他还记得有一个小女孩叫孙明,非常内向,从不主动说话,一直坐在教室的角落,队员们问到她时,她也只是笑,轻轻地点头。一天中午,小明没有回家,队员们看她脸上、手上都有尘土的污迹,就拿毛巾给她擦了擦,队员们试着跟她聊天,跟她一起玩,渐渐地,小明把队员们当成为了知心朋友。“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小明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了,与我们主动说话了,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孔东兆说。 孔东兆和队员去小明家家访,知道了她上学路上的艰难。她的家在山上最高的地方,每次要爬40多分钟的山路。山路陡峭,队员们的行走几乎就是“连滚带爬”,说“连滚带爬”,一点也不为过,不到半米宽的盘山路,只允许一个人小心的通过,路上还有碎石,一不小心就会受伤。“路上还有一个蛇洞,里面有蛇,一个小女孩,每天都经过这里,这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孔东兆说,“冬天条件更糟,山崖陡峭,又湿又滑,小明必须倚靠着山上零落的小树往前走。”小明的生活环境跟城里的孩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极大地震撼了他的内心。 李?:孩子们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 2009年的暑期,绿窗协会刚刚成立不久,大连理工大学的李?和他带领的绿窗团队来到了青海民和县峡门镇孙家庄小学。在这所山区小学,李?看到,由于缺少纸和笔,很多孩子就在地上写写画画,看到这些,李?和他的队友们心中有点苦涩。 孙家庄小学的赵校长告诉李?,孙家庄是镇里最穷的一个村,小学里有一部分孩子是单亲家庭,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全校有5个年级,大约180名学生,只有9位教师,老师们都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下雨的时候办公室还有些漏水。李?问孩子们最需要什么东西,校长说:“孩子们缺本子、文具,还有课外书,大学生用不完就扔掉的笔、本子可能有很多,如果那些能给这些孩子,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好的礼物了。”李?听到后很感慨,他向校长保证:“等我回学校后,一定发动同学们把多余的书本文具捐出来。” 李?认为,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孩子们生活在穷山沟里,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大城市是什么样的,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于是,支教的大学生们就讲给他们听,用电脑放映图片和视频给他们看,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克服自卑心理,相信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上大学,到外面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