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毒菌引爆乳品新危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恒天然毒菌引爆乳品新危机.doc

恒天然毒菌引爆乳品新危机   乳制品行业再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这次的主角是总部位于新西兰的恒天然集团,其生产销售的浓缩乳清蛋白粉原料受到了肉毒杆菌的污染。   8月2日,恒天然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WPC80)中检出肉毒杆菌,影响包括3家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   8月3日晚间及8月4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连续发文确认,涉及中国市场的企业包括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与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浓缩乳清蛋白14.5吨、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浓缩乳清蛋白4.8吨、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使用的进口原料乳粉208.6吨。   新西兰贸易部长蒂姆·格罗泽(Tim Grose)在8月4日表示,中国在得知新西兰恒天然乳粉检出致命细菌后,已停止进口所有新西兰奶粉。他在当地媒体tvnz的节目上称,“中国当局停止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新西兰奶粉这一举措在我看来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据悉,俄罗斯也开始禁止从新西兰进口乳制品。   中国企业和普通消费者都开始转向海外寻找优质的奶源,但恒天然爆发毒菌事件意味着,进口乳品如果没有强力监管同样不能保障安全。   受污染产品已被大量使用   恒天然集团在声明中称,一般的乳制品如鲜奶、奶酪、酸奶和经过超高温消毒的牛奶产品不会受肉毒杆菌的影响,且目前还没有收到问题产品引发的健康问题报告,但这一解释显然无法让人放心,尤其在中国市场。中国的消费者由于受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任何有关乳制品安全问题的疑点都会让他们产生疑虑。   在中国,所有涉及此次事件的企业均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产品的排查并发表自查声明。娃哈哈、可口可乐以及多美滋声明,三家都已经对旗下涉及产品排查清楚,可口可乐需要召回一个批次产品,多美滋共涉及12个批次产品,而娃哈哈所涉及的产品已经基本完成销售,娃哈哈方面称如果仍存在销售中的产品,公司方面也会予以召回。   受污染产品显然无法全部召回。在过去的一年零3个月里,采用污染原料的900吨产品早就流入市场,甚至是已被消费了。来自多美滋、娃哈哈以及可口可乐的回应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肉毒杆菌如何混入原料产品   此次恒天然发现的受污染产品源于今年3月的一次检查。恒天然在这次检查中发现,三批次2012年5月生产的特殊类型浓缩乳清蛋白(WPC80)梭菌属微生物指标呈阳性。7月31日恒天然对产品样本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一个样本中可能存在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的梭菌属微生物菌株(肉毒杆菌)。8月2日,恒天然对包括中国客户在内的8家客户发出提醒。   恒天然执行董事加里·罗马诺(Gary Romano)在新闻发布会中介绍,此次受污染产品源于公司在新西兰怀卡托(Waikato)地区的一家工厂的一根管道。   一位从事乳制品原料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分析,此次由管道污染引起的肉毒杆菌事件的具体原因可能有三种。一是管道清空后留下的污水未清理干净。其次,清洗管道的程序或者清洁剂有问题。最后,存储时的管道出现了污染。他同时说,不管是成品还是半成品,管道、储奶罐以及运输过程中都可能接触到污染物。”   肉毒杆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菌,土壤、动物粪便中经常可以见到它。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称,尽管肉毒杆菌对成人和1岁以上的儿童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1岁以下的婴儿存在较大威胁。临床上也有1岁以内的婴儿使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中毒的案例,其中半岁以内的婴儿、处于转奶或者添加更改辅食阶段的婴儿属于“高危”。   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研究员、博士钟凯介绍,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乳品标准或者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里对肉毒杆菌在乳品中的限量都没有规定,原因是肉毒杆菌在乳品中并不是常见的污染物。   多家涉及此次事件的公司反馈似乎也能说明这点。多美滋中国区发言人表示,原料检验都是跟着国家标准走的,进厂以及出厂时都会有相关项目需要检验,但是国家标准中对于奶粉这块没有肉毒杆菌这项检测要求。而向可口可乐售出4.8吨产品的上海糖酒公司以及娃哈哈公司均表示,进口原材料的检验都已经通过了国家标准。   恒天然未及时通报污染事件受到指责   虽然此次事件更可能是偶发性的单独事件,但是公众对于恒天然从3月了解此事直到7月底才通报的做法有所指责,为此恒天然执行董事加里·罗马诺(Gary Romano)解释说这是由于技术问题与抽样调查的限制所致。   不过,此前恒天然也同样有迟报污染事件的案例。恒天然在2012年9月对牛奶进行抽检时发现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双氰胺化学残留物,但直到2013年3月才进行通报,并且残留批次仍然照常发往中国等国外市场。   新西兰的奶牛打个喷嚏,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也会跟着感冒。   新西兰经济发展倚重乳制品行业,产品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