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秘好视力的蓝莓胶囊.doc
揭秘好视力的蓝莓胶囊
根据国家法规,普通食品不能宣称任何功效,即使是保健食品,也只能按照批准的说明书来宣传。
几个月前,有消费者向本刊记者反映,有一款名为“好视蓝莓胶囊”的产品通过网络、电话营销的方式推广,该产品宣称对眼睛有各种好处,消费者可能存在夸大宣传的问题。记者随后进行了调查,发现了该产品存在无证生产、监管不明等多方面问题。
电话营销人员把它当药品推销
说到“好视力”这个品牌,消费者并不陌生,“好视力”眼贴的广告曾经无孔不入,而“蓝莓软胶囊”是好视力科技旗下的另一款产品。记者登录“好视力”官网,在首页上就能看到这款号称“眼贴的黄金搭档”的产品,其产品具体分为“青少年型”“商务型”“老年型”,每款产品都写着“含原花青素,护眼保健”。点开其中“老年型”产品的详细页面,在“适用人群”一栏,写着“中老年人必须摄入足够的原花青素来保护眼睛,增加眼睛原花青素的密度,就可以大大降低未来近视、眼部不适甚至疾病的危险。”也就是,该产品宣称具有预防眼部疾病的功效。
记者随后拨打了好视力的官方订购热线,以替家人购买的名义进行了咨询。在电话中,工号为003的张小姐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当前正在打折,可以先买“两个周期”的产品试试,4盒一个周期,能吃两个月,原价是672元,打完折只要474元。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该“蓝莓软胶囊”有何用处时,客服人员表示,“老年人年龄增长以后,会出现眼底老化或者眼睛模糊、干涩,蓝莓胶囊属于高效的营养补充食品,可以预防眼底老化,包括眼底疾病都可以预防,还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视力。”
记者又询问,该产品是什么成分起作用时,客服人员称“花青素、维生素E这些都起作用”,“很多用户都来购买。像青光眼这些眼底疾病,蓝莓胶囊都可以用的,医生都会建议服用一些的。”当记者提出家中老人眼睛不舒服,是否需要先去医院看看,客服人员马上接话,“不需要,不管有没有出现疾病都可以用的。”
在咨询中可以发现,客服人员显然是想以该产品的各种“特殊功效”来打动消费者。不过,原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陈孝曙教授告诉记者,根据国家法规,普通食品不能宣称任何功效,即使是保健食品,也只能按照批准的说明书来宣传。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也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好视力蓝莓胶囊产品属于食品范畴,其官网和销售人员暗示或宣称它有预防、治疗功能,这显然是违法的。
产品以胶囊形状生产,包装误导消费者
为了一睹该产品的真面目,记者特意从好视力官网购买了一盒“好视蓝莓胶囊”产品。收到产品后,记者看到该产品确实为胶囊形状,生产日期为2013年1月29日,使用的是企业标准,产品配料表上注明“蓝莓浓缩物、葵花籽油、明胶、甘油、水”。
知名打假人王海在看过该产品后表示,该产品做成胶囊形状属于明显的误导消费者,在消费者印象中,只有药品才会做成胶囊形状。在包装及说明书上写着“在GMP净化车间生产”,“食用方法”一栏写着“一日二次,一次二粒,湿水送服”,但食品并没有服用剂量的说法,也不需要限定温水送服,这些都属于误导消费者。
记者还将产品相关信息发给了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食品安全法规专家孙效敏,孙效敏也认为,该产品做成胶囊形状是误导消费者,同时指出,该产品还存在营养成分表缺失的问题。
“食品必须要有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要有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和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这种只简单注明成分及含量的做法是不规范的。”孙效敏说。
不过,更为奇怪的是,该产品既没有保健品批号,同时作为食品,其包装上也没有QS标识,只有一个食品卫生许可证号,注明是“(鲁)卫食证字2009371000—3146”。对此,孙效敏明确指出,卫生许可只是生产中的卫生规范,QS是生产许可证,代表食品的质量安全,普通食品必须取得QS才能生产和销售,没有QS标识的产品,可以算是“伪劣产品”。
产品无生产许可,逃脱地方监管
那么,一个只有2009年获得卫生许可的产品,是如何堂而皇之地生产和销售多年呢?
记者查询到一份由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11月21日发布的115号函,其中规定,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胶囊、口服液、片剂、冲剂等名称、形态、食用方法极易使消费者造成保健品或药品误导的产品,如液体钙胶囊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食品,该类产品暂不纳入市场准入发证范围,卫生部已批复按普通食品管理的除外。也就是说,在2007年该函发布之后,质检部门已经不再受理该类产品的生产许可。
从“好视蓝莓胶囊”的产品包装上可以看到,该产品实际上由山东威海市一家名叫“威海南波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代工。记者电话联系了威海市卫生局负责食品监管的许科长,许科长表示,他们在2009年确实核准过该企业的卫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