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专题
课程论文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学院: 教育学部
专业: 教育学原理
学号: 2015100023
姓名: 李政林
2016年 5月 9 日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姓名:李政林 学号:2015100023
摘 要: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三个界定: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三个本质界定包涵着人的三重属性:自然性、社会性、个性。劳动、社会关系、需要是人存在的必要前提,自然性、社会性、个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认识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提供了理论视角,它启发我们在教育设计上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教育目的上要遵循人的本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在教育评价上要尊重个性与差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1844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均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支点。哲学的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人的问题。马克思基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从人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出发,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局出发,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人是教育的活动中的主体,教育问题首先也是人的问题,只有在充分理解人的本质基础之上才能明确教育的本质,才能回答“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教育如何发展?”等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并提出几点关于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
“人是什么?”,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便开始探索。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到了中世纪的神学时代,人成为了神或上帝的附庸。直到文艺复兴,人被重新发现,人的主体地位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对于人的本质的问题依然停留在抽象、理性的层面,带有唯心主义色彩,比如康德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存在,黑格尔认为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费尔巴哈认为人是感性对象性的存在物。这些对于人的本质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客观现实相脱离,马克思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前提,提出了对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
劳动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到,“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句话其实就是阐释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类特性只有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才能给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就是劳动,没有自觉自由的劳动,人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首先,劳动是人的生命的基本形式。人的存在与生活依靠于劳动,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够为人类的继续生存与生产提供条件,才能维持种族的繁衍。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给通过其特有的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一方面通过自然界获取维持他们生存的基本材料,另一方面,在与自然进行交换的同时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进行改造。正是由于人类特有的劳动,才把人和其他动物从根本上区分开来,因此劳动是人的生命的基本形式,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的生命运动形式。没有了劳动,也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发展。
其次,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人类进行的第一个基本实践活动,这种劳动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通过劳动,人类实现了生理、心理、智力等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各种物质与精神需要。劳动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手段,通过劳动,人的意义与本质才能够以最完全的方式展现出来,也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人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实现对自身与世界的改造,不断推陈出新,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最后,劳动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劳动,单个人才能够与其他个人产生联系,正是通过劳动,才使得个人在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同时,连接着他人的需要。也就是在劳动的基础之上,才会有生产关系、社会分工、劳动的产品的交换与分配等等。不同形式的劳动,发展了不同形式的社会关系,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建立在劳动基础之上,通过劳动达成人与人之间的共识与合作。人的本质力量的生成和发展,正是在劳动基础之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总之,劳动是人生存的需要,是人本质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洋科学导论》第1章-绪论-海洋探索史.pptx
- 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pdf
- 湖南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大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橙色插画风《 糖果屋》童话故事PPT模板.pptx
- 国有企业职工国有企业人事主管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博莱特空压机使用说明书.pdf
- 宜家供应链案例分析.docx VIP
- 计算机毕业设计java图书借阅系统ssmjsp论文.docx
- 年辽宁省高考作文分析与优秀范文.doc VIP
-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12.儿歌与童话 课件 (19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