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父母(可放在手册上).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志父母(可放在手册上)

關於熱線的同志/家庭工作-1 前年,總共有六十幾位爸爸媽媽打電話來,詢有有關他們的小孩是同性戀的事。我們看到了社會在壓迫著同性戀的同時,也同時壓迫著這些父母。六十位是媽媽,剩下的是爸爸。 去年,一對老夫妻流著汗跑來我們協會,問有沒有矯治同性戀的方法?否則他們那位三十幾歲事業有成的獨子只有二條路:斷絕親子關係或是出家當和尚! 關於熱線的同志/家庭工作-2 父母們很沒有資源,他們不敢跟別人講,他們不知從那裡才可以獲得相關的資源? 所以,我們決定出一本讓父母看得懂也看得到別的同志父母及同志小孩生命經驗的書!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讓一個剛知道自己孩子是同志的媽媽跟另一位接受她小孩是同志已六年的媽媽碰面,她們聊了整整二小時,一旁的我根本沒法子插上話。 父母知道孩子是同志的五步 (一)開始回想孩子與他/她人的差異、  (二)出櫃後必然反應,如震驚、不能接受  (三)因對同志的刻板印象而造成的情感隔離、  (四)害怕與孩子產生疏離、  (五)自我調整及對同志議題的教育 (一)開始回想孩子與他/她人的差異 這孩子從小就比較細膩,膽子比較小。雖然我先生也在家,但他還是比較黏我。他上下學都是我接送的,我如果去晚了,他就會害怕。我解釋說,放學時人那麼多,我晚一點到比較容易找到位置,他就說:「妳晚來了,說不定妳的孩子就被人家抓走了。」他會有這種恐懼。 ? 我現在回想起來,才想到,唉,他小時候常睡不著覺,讀國中的時候總是睡不好,可能就是跟他的性向有關。他的內心有很多苦惱,我們當時都不知道。(派媽媽) (一)開始回想孩子與他/她人的差異 我懷這孩子時,還以為他是個女生,在我肚子裡安安靜靜。從小我的兒子就不會吵,唯一特別的是,他的玩具不是無敵鐵金剛,而是芭比娃娃,但我也沒想太多。 高中要畢業的那段時間,有一天他跟我說,他喉嚨痛不要去學校,我帶他去看醫生,順便拜訪住在附近的師姐。師姐比較敏感,跟我說這個孩子好像不太對勁。我那時認為他是聯考壓力太大才會生病。(楊媽) (二)出櫃後必然反應,如震驚、不能接受 我無法理解世界上為什麼會有「同性戀」。大自然運行的法則不是陰陽交合嗎?為何會有反其道而行的事情發生?這麼簡單、不用學的事,他為什麼會弄錯?我真的覺得很奇怪。(陳媽) 兒子沒有正面回答,我心裡也有數了。心痛的感覺不斷強烈地迎面而來,突然之間,我的世界整個變調,昨是而今非的感覺,我無力抵抗與回應,我像是個落敗者,只能暗自退場。(黃媽) (三)因對同志的刻板印象而造成的情感隔離 一開始我們不太敢明確地談論這個話題,我真的很想從兒子嘴裡得到否定的答案,我常把握機會問他:「你真的確定自己是同性戀嗎?」我其實很擔心也很痛苦。老是囉囉嗦嗦地提一些事情,或是巴著他問很多問題,但他總是很兇或是很生氣!害我不敢多問。(陳媽) (三)因對同志的刻板印象而造成的情感隔離 我們剛開始有許多恐慌焦慮,那是因為我們對同性戀一點都不了解,以為孩子是一時糊塗才會這樣做。即便後來接納了孩子,現在回頭看,我們夫妻倆對同志還是有很多誤解。比如我會要兒子注意身體健康,因為我以為同性戀比較容易得到愛滋病,性關係比較亂;我也會注意他交了哪些朋友,這麼做的原因不外乎我們對同志的負面看法,擔心兒子也會變成那樣。(黃媽) (四)害怕與孩子產生疏離 我恍然大悟,原來以前母子間無以名狀的隔閡,都在彼此說開,願意真誠以對之後,逐漸淡去。我以前一直以為母子間的隔閡是因為孩子大了,不願意讓媽媽知道他在做什麼。我努力改變對同志的認知,從以前的冷漠、毫無相關,到現在對同志有正面的看法,過程很辛苦,但為了自己、為了孩子、為了家庭,我得面對這現實世界。(黃媽) (五)自我調整與教育 剛知道整件事時,我很惶惑,佇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自己一定要做個選擇,卻茫茫然不知何去何從。我好想知道是不是有人的小孩也是同志?他們的狀況如何?他們如何面對?有一陣子,我十分焦急,希望有人可以幫助我,期盼有醫生可以改變,甚至治療他。(陳媽) (五)自我調整與教育 我試著扭轉傳統的思考模式,透過與孩子的不斷對談、看書、留意同志課題、增加對同志族群的了解,讓我更有能量走出傷痛,用愛的鼓勵支持孩子。我以理性的思維戰勝情感的掙扎,從憂心傷痛,到陪伴支持敏敏走過來。我覺得與其暗夜哭泣,不如和孩子一起面對身為同性戀的事實。 ? 敏敏的爸爸雖然也接受敏敏是同志的事實,不過他無法認同同性戀,只是認為同志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不排斥敏敏的女朋友,但無法平常以對,敏敏的女朋友到家裡來,他總是禮貌性地打招呼後就避開。爸爸開放自主式的空間,反倒和敏敏少有爭執和衝突,父女親情也並不因敏敏的性取向而疏離,爸爸仍非常關心疼愛敏敏,而敏敏也始終是個撒嬌的女兒。(敏敏媽媽) 參考資料: 『親愛的爸媽,我是同志』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主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