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刀锋.doc
中国刀锋
6月17日,第50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在巴黎郊区布尔歇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此次航展规模超过以往,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2215家厂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暨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的展位在主场馆2A展厅的醒目位置,参展飞机模型包括FC-1“枭龙”单、双座战斗机各一架、L15“猎鹰”高级教练机、“翼龙”多用途无人机、运8C运输机、运12F通用/支线涡桨飞机、新舟60和新舟700涡桨支线飞机、AC312双发4吨级直升机。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座舱也是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专业观众。
中航工业此次通过国际通用的方式和语言来跟世界上有分量的厂商在同一个平台竞展,并进行商贸洽谈与战略研讨。此次参展不仅仅是展示产品,还包括20多场商务会谈。开展第一天,便有来自亚洲和非洲的多国客户来洽谈业务。摩洛哥空军总监已经参观了中国展台。
走近中航工业展台,你会发现选址也是一门学问。展台正好位于主展馆2A展厅大门的旁边。绝大部分观众参观各展位,无论是出,还是进,大多都要经过这道门。很容易看到中航工业那个醒目的标识:AVIC。
运8C运输机、运12F通用/支线涡桨飞机、新舟60和新舟700涡桨支线飞机、AC312双发4吨级直升机,以及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座舱,吸引了大量流连于此的观众。笔者看到,有几个业内人士正在聚精会神地参观民机电子座舱,甚至还拍了照片。也有对“新舟”系列飞机感兴趣的专业观众。看来,这些年来,中航工业积极开拓国际民机市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期待。
在军机领域,中航工业这次则派出了三家“剑客”——“枭龙”单、双座战斗机,L15“猎鹰”高级教练机,以及“翼龙”多功能无人机。
双座“枭龙”最吸引眼球
18日,刚下飞机,我们就急急忙忙地到了航展现场。终于赶到中航工业展台,我掏出相机,拍摄第一个军机“目标”——双座“枭龙”战斗机模型。这也是该款机型首次在巴黎航展进行披露。按照中国展团的习惯性作法,如果在国际航展上能见到飞机模型,也就意味着实机的研发已经接近尾声。
一看到双座“枭龙”,我立刻按下相机的快门,之后从各个角度给它相了个面。其实看到“枭龙”,我直接想到的是一段有关中国飞机的历史。1987年,中国首次派团参加巴黎航展,展出了多款战机和导弹,这也是中国首次在外国航展中展出实物。当时实机参展的飞机也是一架在单座战斗机基础上研发的双座战斗机——歼教7。此后,歼教7开始获得来自海外的订单。
如今,又一款在单座战斗机基础上改进的双座战斗机再度亮相巴黎航展,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而且也具备极强的象征意义。近30年的跋涉,中国航空工业终于走出了国门,从仿研到自主研发,再到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并最终走向世界。这一路充满艰辛,现在,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
很多人认为,把“枭龙”的座舱变成串列双座,就变成了双座“枭龙”。然而真有这么简单吗?
眼前的双座“枭龙”,串列座舱的空间看来还是相对宽敞的,实际更接近同为双座战机的歼10B。这和在歼7基础上改进的歼教7有明显区别。众所周知,如果从教练机角度来看歼教7,你会发现后舱驾驶员(一般是教员的位置)正前方的视野非常有限。因为歼教7源自机头进气的歼7,座舱空间本来就不大,如果想要增加一名后座飞行员,而且让他有良好的视野,就意味着增加座舱纵向高度,提升座椅高度,这都意味着机身高度将有显著增加,飞机气动外形将不得不进行大幅度修改。而如果不增加翼展的尺寸或者换装推力更大的发动机,飞行时飞机横向的稳定性将受到很大影响,飞行品质肯定会变差。在当时,这基本等同于设计一架全新的飞机,所以我们最终看到的歼教7,后座飞行员的空间显得有点憋屈。
双座“枭龙”在设计的时候,实际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设计人员为了改善后座飞行员的视野,肯定会适当调整后座飞行员的座椅高度,同时通过改善后座视野,改变座舱尺寸。之所以横向稳定性问题不会像歼教7那样突出,是因为“枭龙”本身采用了类似于美军F/A-18E/F的大面积边条翼,和飞机机翼一起,形成了一个机身“升力体”。只要后座座舱改动尺寸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飞机的横向稳定性是能够得到保障的,飞行品质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一切得益于“枭龙”飞机先进的总体设计理念,给未来的改进留足了空间。
经过一番折中,在基本保证飞行员前方视野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对“枭龙”座舱后部的机身进行了适当的修形,也就形成了我们目前看到的这种外形:机背隆起,然后以一条非常优雅的曲线下滑,过渡到垂尾根部。隆起的机背,使得双座“枭龙”的身材显得富态了不少。在与现场工作人员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与单座型相比,双座“枭龙”除了在最大飞行高度和最大飞行速度两个技术指标上稍有下降,其他技术指标基本没变,爬升率、挂载能力……一如既往。这样,双座“枭龙”在保
文档评论(0)